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偷换概念。见原文“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 2.C (A.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条途径没有“因为”二字,“因为”后面的内容是表现而不是原因。B.张冠李戴。“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而非“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D.曲解文意。见原文“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 3.B (曲解文意。见第五段第一行。) 4.C【解析】注意语句的语法结构。 5.B【解析】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6.A【解析】“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应为“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时。 7.(1)多次因犯罪之事弹劾范讽,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下来没有上报朝廷。 (2)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 [解析] 第(1)句,译出大意给1分,“数”“善”“寝”译对一处给1分,“皆寝不报”前加主语李迪给1分;第(2)句,译出大意给1分,“称”“使”“当”“臣”译对一处给1分。 8.词人描绘了一幅闲适、古朴的村居图。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一派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野春色。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写作手法。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多么希望能为国家出力,但联想到自己罢官的现实,报国无门而年齿徒增的惆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 (2)①侯宝林的相声说唱传神动听、语言清新洗洁,他风度儒雅,观众评价他的相声文明。②侯宝林提升了相声在剧场的地位,使“学唱”与“说逗”融合而成为时代艺术,使相声老少咸宜并走出国门。③侯宝林在退出舞台后,陆续发表文章,填补空白,为后人铺路。(题干要求“突出贡献”是侯宝林在相声上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贡献。筛选区间:第3、4、7段。可分别从实践上,他使相声文明,提高相声在剧场的地位;理论上,他退出舞台后,陆续发表文章,填补空白等方面对筛选信息进行整合。) (3)主观原因:①自尊的需要。他不希望把老态龙钟的形象留给观众,这自尊是心灵受到创伤而形成的自我保护。②对人生和艺术哲学的追求。侯宝林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富余——唯富余才能心到神到手到眼到,获取创作和表演的自由。 客观原因:①身体因素。60多岁,心力体力不比从前。②时代因素。为文革所钩沉的时代垃圾及民族劣性所折磨。 (从第6段和相关链接1的相关信息可以概括侯宝林急流勇退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从个人的身体因素和社会的时代因素两方面考虑。) 12.D(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论。 13.A(“乌鸟私情”:比喻人的孝心。“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形单影只”:形容人很孤独。“穷且益坚”:处境越不好,意志越坚强,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小心翼翼”形容小心谨慎。不合语境,应为“战战兢兢”。 14.B (A.“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表意不明。 15.C(A、语序递进不当;B、多层定语语序不当;D、主客颠倒) 16.(结合文段内容看,横线后的文字强调的是“无穷的创造力”“创新创造潜能”,上文也就应强调“创造力”。从句式角度看“不仅……更”表示递进关系,在语气上更贴近。). 17. ②人类同样会创造出新的职业(2分) 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影响社会运行的规则(1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示例一: 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以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除了购书以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 示例二: 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 (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无遗漏,1分;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3分;语言连贯,无语病,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19.作文立意:这个寓言故事里的人,最大的失误是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参考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