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参考答案:E3 分 A2 分 B1 分 C 项,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D 项,小说情节 (2)参考答案: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1 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 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1 分) 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 分)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 分)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1 分) (3)参考答案:①情节结构上,照应了题目;这样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照应了前文“听说王老汉厚道……”的叙述。②形象塑造上,小说这样结尾,使得王老汉“厚道”的形象更为突出。③主题上,将通过塑造吴亚龙而宣扬的“诚信”的主题,上升到了对“信任”与“大爱”的人性之美的颂扬。(一点 2 分,共 6 分) (4)答案示例: (一)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 ①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2 分) ②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之美,深化了主题。(2 分) ③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2 分)④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人公应是王老汉。(2 分) (二)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公。 ①形象上,小说虽然对吴亚龙的描写刻画着墨不多,但吴亚龙勤劳、憨厚、淳朴、善良、诚信的形象非常突出。(2 分) ②内容上,正是因为有吴亚龙偷“苕片”留借条,有吴亚龙与他父亲的那番对话,才有了结尾的那幕感人场景。(2 分) ③主题上,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 分) ④结构上,吴亚龙借粮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小说始终。(2 分) (三)两位都是主人公。 ①形象上,两位都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2 分) ②主题上,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颂扬人性美的主题。(2 分) ③结构上,两个人物的活动作为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2 分) ④内容(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是建立在两人的高尚人格上的。(2 分) 12. (1)参考答案:C 给 3 分,D 给 2 分,E 给 1 分。A,B 不给分。 (2)参考答案:(2)客观原因:新家附近连一处像样的体育设施也没有,却有可以自由使用的 400 米跑道。(2 分) 主观原因:①他喜欢个体性的运动,而且跑步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2 分)②在跑步中,他逐步认识到,坚持跑步能挑战自己,吻合自己的性格。(2 分)(意思对即可) (3)参考答案:在内容安排上,①没有详尽全面地谈自己的生平,而是侧重写如何坚持跑步及跑步对他成为小说家的影响(2 分);②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2 分)。 在语言上,平易自然而又生动形象,同时耐人寻味。(2 分) (4)参考答案:①制定好人生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村上春树关闭了酒吧,选择成为职业作家,专心致志创作小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尊重并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村上春树认为小说家的责任和义务是创造出能集中精力执笔写作的环境,催生出高品质的作品。③勇于挑战自己。从开始跑步时的艰难到后来成为专业跑步者,在一次次的坚持中,村上春树战胜了自己。④锻炼好体魄是保障事业成功的前提。跑步给了村上春树健康的身体,给他的小说创作极大的支持。(每点 2 分)(其他启示若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3.参考答案:A 14.参考答案:C 15.参考答案:B 16.参考答案:①市场中蕴含着计划(“蕴含”答“含有”“包含”等意思对的词也可给分) ②前者主要依靠市场“无形的手”来配置资源(“配置”答“分配” 等意思对的词也可给分) ③计划经济远不如市场经济显得迫切。(答“市场经济显得更迫切” 等意思对的也可给分) (答对一空 1 分,两空 3 分,三空 5 分) 17.参考答案:(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2 分)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2 分)(修辞使用恰当,主题突出即可) 18.立意提示: 这一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仔细审读材料,分析各方在事件中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说明理由及自己思考的过程。从弯弯的做法来看,她发帖公布事实,并且向警方求助以及后来的委托律师用法律维权,可以看出公民在遇到伤害时理性维权,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重要。从酒店的做法来看,他们虽承认自己管理不到位,但发布会匆匆收场,说明在面对问题时,酒店方没有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是更多选择逃避,这对酒店形象将是很大的伤害。从网友的议论来看,多数人可以理性看待社会问题,但是仍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当然也可以从反面看出现在一些新闻炒作导致的信任危机。在分析时不可偏激,应辩证看待,言之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