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暑假第一次周测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伫zhùC悼dàoD载zài) 2.C(A没精打采B凋敝D目不暇接) 4.B(A.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C.搭配不当,应改为“对他的功过是非的评价”D.并列不当,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属于生活必需品) 5.A(按照从天上——“月亮”到地上——“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 6.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 7.B 本来(A出嫁:享有。C表被动;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D辞别:告诉,告诫。) 8.C (A.簇:cù;B.模:mú;D.劲:jìnɡ) 9.B(A.宣—暄;C.树—竖;D.荡—当。) 10.A(流言飞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11.D(A.“首次拍摄”与“第一幅”重复累赘;“图幅”语意不明确,既可理解为“中国第一幅月图”这张图片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这张图片所涵盖的月球地域面积。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语序不当,应为“复原后的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C.“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成分残缺,应在“如此地完好”后加“的丝绸棺罩”。) 12.D 13.B(A“青”应为“清”。C.“偶”应为“隅”。D.“梁”应为“粱”) 14.C(①“暗自”指私下里。“暗中”指黑暗之中或背地里。句中没有“背地里”之意,应选“暗自”。②“批复”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答复”指口头或书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从语境看,这里应选“答复”。③“从而”是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继续往前,进一步。这里应选“从而/进而”) 15.C(A感叹号应在引号内。B最后括号为句内括号,应放在最后。D.“随感录”为书名号。) 16.C(“急流勇退”比喻在为官得意时当见机及时引退,以保全自己,用在此处不妥。B“开顶风船”指百折不挠地勇于向各种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和作法,用在此处不当。C“执牛耳”指某一领域的领导人物,用在此处恰当。D“从长计议”指慢慢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 17.A (B搭配不当。C“打字通”后加“具有”。D“鼠疫”后加“疫原地”) 18.B 19.B (A项,接—截;C项,罗—啰;D项,辐—幅。) 20.D 21.D (A.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使”。B.搭配不当,将“增多”改为“增加”。C.“组成成分主要是……”与“主要由……配置而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去掉“配置而成”。) 22.C(试题分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③句应接在句首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②应接在③后,④与“循环”相对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23.A(短小精悍:悍,勇敢。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言简意赅:简,简练;赅:完备、完整。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第一句是说鲁迅先生的短文,故使用短小精悍;第二句是说言语简练但是意思完备,使用言简意赅;第三句说“要使听众短时间内能弄明白演讲者的意图,这就要求演讲者表达上要……”,应使用简明扼要。) 24.C(试题分析:A“不仅……而且……”所接内容互换,并把“我们”提到“不仅”前;B项搭配不当,应为“表示歉意”;D语序不当,应为“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25.B 二、现代文阅读 26.C(以偏概全,“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的是“部分流行语”。) 27.C 28.C(因果错误,原文说“流行语的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 三、文言文阅读 29.A信:任凭,随 30.C(试题分析: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⑥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31.C(试题分析:“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32.(1)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奴:把……看作奴才。耻:以……为耻。名:名声。) (2)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才得以释放。(卒:后来。以:因。论:判处。乃:才。) 【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可悲啊!一日,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气韵刚健飘逸,那件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文长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媚的姿态,超拔飘逸,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才得以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都会发出响声;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他的人比他的诗更奇异,他的诗比他的书法更奇异,他的书法比他的文章更奇异。”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才没有什么是顺利的啊。可悲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