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新乡市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周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8-19 21:09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原文是“汉赋最为人诟病的正是缺乏自己面目“)
2.B(“分别交代了它们在笔墨艺术上的得与失”错,无中生有)。
3.A(“因而中国的文章家没有人承接其文脉“错,原文是“ 除了王安石、陆游几个人外,中国的文章家没有承接《左传》的文脉”
4.A(夸大其词)
5.B(因果倒置,原文是“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6.D(A项 “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B项张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C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7.A(以偏概全,滋养m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
8.D(原文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9.D(混淆了未然已然,参见原文最后一段“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10.A
11.A
12.C
13.B
14.C
15.C
16.B
17.B
18.A
19.D
20.B
21.A
22.B
23.A
24.D
25.C
26.D
27.C
28.D
29.C
30.C
31.B
32.D
33.D
34.A
35.B
36.C
37.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客路风霜”是实写,“梦里家”和“寒窗儿女灯前泪”是想象,是虚写。(2分)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开拓了诗歌意境,借儿女们正在为自己的不幸贬官远行而流泪哭泣的想象之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楚和怨愤之情。(2分)
38.①为自己无辜获罪贬官远戍而怨。首联诗人以白璧自喻,写自己没有过错却被远谪天涯。②为远离家人、境遇孤苦而怨。颔联借客路风霜、儿女念己、梦中思乡来表达这种情感。③为自己对国家一片忠诚却遭误解而怨。颈联用典,以羊叔子、贾谊白比,表明白己像古人一样忠心为国,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横遭迫害。④为社会黑暗,前途未卜而怨。尾联借悲凉可怕的环境,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未来的担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39.结果证明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可见②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四、(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4)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5)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6)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7)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8)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