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A 2.B (B项属于范围扩大。原文是“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3.D (D项属于“充分条件变充要条件”。原文是“只有……才”,而选项里变成了“只要……就”。) 二、(36分) (一)(19分) 4.B(3分) 5.C(3分)(“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6.C(3分)(“莅职未期年”中的“期年”是一年,该句是“任职还不到一年”之意。) 7.(1)不久封为平阳县子,食邑九百户。任职期间为人清白纯洁坦率,不附和当时风气,降职为同和郡守。(得分点:寻,不久;亮,高洁坦率;左迁,贬官,1点1分,句子大意2分。)(5分) (2)前后郡守大多经营产业来获取钱财,只有刘璠不占取丝毫财物,妻子儿女都随从羌人风俗,吃麦子穿皮衣,始终不改。(得分点:致,获取;赀,通“资”,钱财;妻子,妻子儿女,1点1分,句子大意2分。)(5分) 【参考译文】 刘璠,字宝义,是沛国沛人。刘璠九岁丧父,守丧合于礼节。年少喜好读书,同时文笔很好。 年十七,被上黄侯萧晔器重。范阳人张绾,是梁朝的外戚,才高有辩才,被世人所推崇。刘璠年少未任官职,依仗才能放纵任性(意气用事),不向他屈服。张绾曾经到新渝侯处做客,因为酒后辱骂京兆杜骞说:“寒士不谦逊。”刘璠厉声喝道:“在座的人谁不是寒士呢?”刘璠本意是对张绾说的,但萧晔以为是对自己,言语神态有不平之色。刘璠说:“哪个王候之门不会接受普通人!”于是拂袖而去。萧晔向他道歉,方才作罢。后随从萧晔在淮南,刘璠母在建康大病,刘璠不知消息。曾有一天忽然全身疼痛,不久收到家信,说其母生病。刘璠当即号泣上路返乡,气绝后又苏醒多次。当身痛的时候,就是母亲死亡之日。居丧过于哀伤以致人形毁损,因此感染了风寒。服丧期满除去丧服一年后,尚要依靠拐杖才能站起,到萧晔在毗陵去世,故吏多分散各处,只有刘璠恭敬地伴着萧晔的灵柩还都,坟建好后方离去。梁简文帝当时为太子,平素礼遇萧晔,那些不送丧者都被弹劾,只有刘璠受到优赏。出仕王国常侍,但是他不喜欢。 刘璠年少胸怀大志,喜好功名,立志于立功边城,不乐于按部就班地晋升。当时寇难频繁发生,不知何以平定。还至白马西,正值达奚武军队已至南郑,刘璠不能入城,因此向达奚武投降。太祖向来闻知刘璠的名气,事先告诫达奚武说:“不要使刘璠有死亡的危险。”所以达奚武先令刘璠赴朝廷。刘璠到了之时,太祖相见时如同旧交。太祖对仆射申徽说:“刘璠佳士,就是古人也难以超越。”申徽说:“往昔晋主灭亡吴国,其利在于得到陆机、陆云。明公如今平定梁汉,得到一位刘璠。当时南郑尚拒守未能攻下,达奚武请求下令大屠杀,太祖准备应允,只令保全刘璠一家人而已。刘璠向当朝请求不屠杀,太祖怒而不许。刘璠流着泪坚决请求,很长时间都不退下。柳仲礼在一侧相侍说:“这是真正的有志之士。”太祖说:“用人应当如此。”因而允许不屠城,南郑城才得以保全,这是刘璠之力所致。 世宗初年,授内史中大夫,掌管诏令。不久担任平阳县子,食邑九百。任职期间为人清白纯洁坦率,不附和当时风气,降职为同和郡守。刘璠善于安抚控制,任职不到一年,生羌降服者就有五百多户。前后郡守大多经营产业来获取钱财,只有刘璠不占取丝毫财物,妻子儿女都随从羌人风俗,吃麦子穿皮衣,始终不改。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来请刘璠断定案子是非曲直。他的德化已广为他界所仰慕。天和三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二)(11分) 8. ①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2分)。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3分)。 9.①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年华逝去的感伤、故人零落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愤慨等情感。(1种情感1分,3分)②上片“二十年、重过南楼”表现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下片“故人今在否”则抒发故人零落后的孤独,“旧江山、浑是新愁”新旧对比,凸显了词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处1分,3分) (三)(6分,每空1分) 10. ⑴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⑵ 此情可待成追忆 ⑶ 中通外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