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云南玉溪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7-25 10:05

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栩栩如生。
    ②他苦心孤诣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索,力求变化创新,在挥毫泼墨中抒发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
    ③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鱼龙混杂。
    ④不管日方如何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变换手法宣传自己的错误立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基本事实。
    ⑤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 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⑥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解析: C
  ( ①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②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③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④  处心积虑:是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强调蓄谋已久,多用于贬义语境; ⑤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⑥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多且有次序排列,形容山不当。)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答案解析:D
   (A“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项不合逻辑,用“所以”联接上下句,强加因果。 C项主语残缺,应为“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   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A.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 泪等眼损伤现象。
  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答案解析:B
    (语段主要介绍了噪声分贝的大小与人的视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些内容可知,该语句应该表述的是人们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视力。B项的表述主体是“人”,与前文衔接最紧密,故选B。)
15.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鲁冰花是豆科类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是园林植物造景中较为难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缘河边丛植、片植,       。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        ,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源源不断地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鲁冰花这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          。所以它可以用来作为母亲节儿女赠送的最好礼物。
参考答案: ①会给人们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或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②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 ③正如最真挚的母爱一样伟大 (第①②句各2分,第③句1分。意思对即可。)
16、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参考答案:
    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内容完整,给1分;归属得当,给1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走出要求,酌情扣分。)
五、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粒深埋地下的种子,必须以生命的奔跑历经寒冬,冲破厚厚的土层,才能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
    一滴小水珠,必须以生命的奔跑流入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成就其博大。
    一颗蛹,必须以生命的奔跑经历各种艰难和痛苦,才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翩跹于万紫千红的春天。
    奔跑是能量蓄积后的爆发,是一种速度,一种力量,一种品质,一种质量和效率。生活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整则材料都是围绕“奔跑”来阐述,阐述了“奔跑”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奔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写作时要围绕“奔跑”这一中心,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奔跑”的表层,而应该挖掘材料的深层内涵,由动物联想到人生,由奔跑联想到竞争、拼搏和奋斗等。
    可描摹漫漫人生旅途上的“奔跑”图景,可展现生活道路上的“奔忙”画面,可抒写青春花圃中熊熊燃烧的“奔放”激情,可流露奋斗拼搏中由衷发出的“奔波”感喟。当然,还可以纵议自己终生都要竭力“奔向”的某一个既定的生活目标、追寻的理想王国、“有奔头”的精彩人生,等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