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 B(A.“陨落/殒身不恤”均读“yǔn”; C.“ 拔擢/濯足” 均读“zhuó”; D. “泄露/露馅”均读“lòu”。) 2.D(A.成分残缺。应在“那么”后补充主语“考场满分作文”。 B. 语序不当。“从现在至2018年这段时间内”应放到“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之后。C.搭配不当。动词“阻止”与宾语“能力”不能搭配。) 3.B(“孤蓬”借喻远行的朋友。) 4.A(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5.B.(《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6. 7.C(A介词,因为/介词,用 8. ①宇文护因罪免除了官职,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得分点:坐,获罪、定罪,1分;寻,不久,1分;本位,原职位,1分。) ②天下的大事,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得分点:属,托付,1分;宜,一定、应该,1分;成,完成、实现,1分。) ③宇文护治理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于是人心才安定下来。(得分点:纲纪,治理,1分;抚循,同义复合词,安抚、慰问,1分;整句流畅1分) 9. 家务管理;军事指挥;国家治理(或“紧急事务处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1)点扣题目;与前句构成今昔对比,抒发了妻亡后孤独凄苦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每点1分。) 11.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2. (1)划线句通过写冷先生父亲过世时的盛大场面,表现了冷老先生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2分)。(2)暗示了冷先生的医术和医德传承于老冷先生。(2分) 13歉意:是指白赵氏因刚刚经历大悲大喜而未能及时向冷先生表达感恩之情而内心不安; 很响:是指白赵氏因内心欢喜而动作有力度,也包含着对恩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14. ①年富力强:人到中年,面色红润、双目清明。 ②医术高超:只一针便救活了秉德老汉。 ③医德高尚:无论患者贵贱,从不怠慢;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不计较费用报酬多寡。 ④沉着冷静:听嘉轩说了病状,就了然于心;永远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点明形象特征1分,简析1分。) 15. 手法:①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表冷、神态冷。②对比:用嘉轩的紧张慌乱表现冷先生的冷静从容。③衬托:用冷先生父亲的“冷”表现冷先生的“冷”。 用意:①以外在的冷,衬托内心的静(冷静淡定)。②以外在的冷,反衬内心的热(医德高尚)。 (手法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用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 16.首先提出观点:文采只是个低端的文学概念(或“文采只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接着从两方面进行论述:论者不能用文采衡量文学作品,作家(尤其是小说家)不能过分追求文采;最后强调文学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每点2分) 17.(1)比喻论证。如“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家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论证了文采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不能用它来衡量文学作品的得失。形象生动,通俗浅易,不乏幽默。 (2)举例论证。如“莎士比亚文采焕发,但莎氏的伟大,绝非缘此而立。巴尔扎克的语言落在普鲁斯特……”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作品的成败不取决于文采。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1)文采只是个低端的文学概念,只有与主题、风格等水乳交融才有价值;(2)美妙的文采可能成为掩盖作者浅陋见识、传播荒谬观念的手段;(3)过分追求文采是文学想象力贫瘠的表现。(4)过分追求文采会影响作家文学境界的提升。(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晋荡公宇文护字萨保,是太祖的哥哥邵惠公宇文颢的幼子。他年幼时正直有气度,特别受到德皇帝的喜爱。十一岁时,邵惠公去世,他随同各位叔伯父在葛荣的军队中。 太祖入关之时,宇文护因为年幼没有跟随。普泰初年,他从晋阳来到平凉,当时十七岁。太祖的儿子们都还年幼,于是就把家中的事务委托给宇文护(掌管),全家上下不需严格整治就庄敬和睦。太祖曾感叹道:“这个孩子的志向气度像我。” 大统初年,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在邙山战役中,宇文护率领军队作为先锋,被敌军包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抵御,才幸免于难。宇文护因罪免除了官职,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大统十五年,外出镇守河东,升任大将军。与于谨一起征伐江陵,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为先锋,日夜赶路,又派裨将进攻梁国周边城镇,全都攻下,并活捉了梁国巡逻侦察的骑兵,军队一直进逼江陵城下。城中守军没有料到大军已到,惊惶失措。宇文护又派二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收缴船只以待大军。大军到达之后,包围了江陵,并将其攻占。 太祖西行巡视到牵屯山,得了病,通过驿站急召宇文护。宇文护到泾州会见太祖时,太祖已经病危。太祖对宇文护说:“我的身体已到了这种地步,一定是无法治好了。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敌寇尚未平定,天下的大事,托付给你,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了命令。行至云阳,太祖驾崩。宇文护隐瞒了太祖去世的消息,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太祖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就在附近,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于是人心才安定下来。从前,太祖常说“我有胡人相助”,当时没有人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到了这时候,人们以宇文护的字来解释它。不久授官柱国大将军。太祖安葬完毕,宇文护认为天命有了归属,派人劝说魏帝,于是发生了禅让的事情。 从太祖担任丞相开始,就设立了左右十二军,全部隶属相府。太祖死后,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调度,凡是征发调动,不是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施行。宇文护府第驻守的禁卫部队,人数超过宫廷,事情不论大小,都由宇文护先决定后再奏闻皇上。 宇文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说:“近日来天文星象怎么样?”季才回答说:“受到您深厚的恩泽,怎敢知无不言。刚才上台星有变化,晋公您应该归政给天子,请求回家养老。这样就能享年高寿,受到周公旦、召公的美名,子子孙孙常为国家重臣。不然,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宇文护沈吟很久,说:“我本来的志向就是这样,但是经过推辞没有得到同意。你既然是天子的官员,可以按照朝廷的规定,不用麻烦你特意来见寡人了。”从此以后对他疏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