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谿,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 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 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 南向再拜,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节选自《四库全书》本《尧峰文钞》 【注】狼兵:广西土司的军队。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 B、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 C、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 D、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文中“崇祯间”“顺治二年”均为年号纪年法。 B、古代地名常有别称、旧名。文中“江宁”是南京的旧称,取“江南安宁”之意,此外南京还有 金陵、建康的旧名,福州别称三山、左海。 C、刘勰《文心雕龙》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本文中“疏”则属于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D、文中“授监纪推官”的“授”有任职授官的意思,与此同义的有拜、除、拔等,而陟、假、署均有提拔的意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一天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侍奉母亲和抚养弟弟。他说读书人应有好品德,才有好文章,可见他本性善良,品德高尙。 B、县令傅岩认为天一才学奇异,每次县童生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尽管他穷,家人又埋怨叹息,他还是如往常一样读书。 C、张献忠攻破武昌后,烧杀抢掠。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事委托给天一。天一率领部下与张献忠作战,很受金声赏识。 D、江天一被抓后,辞别金声说,哪里有和人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在刑场,高呼“高皇帝”,可见其重情好义忠心不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2)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坐而受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 题。 临江仙·暮春 (宋)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赵长卿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定居临安一带。 8.上片起首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加以赏析。(5 分) 9.本词与一般的思乡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的下片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没有什么,只要内心保持真正的芳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一诗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表现出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