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压轴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9 22:16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靡有朝矣(2)声非加疾也(3)长太息以掩涕兮(4)可以横绝峨眉颠
(5)无边落木萧萧下(6)风霜高洁(7)凌万顷之茫然(8)峰峦如聚
【评分建议】共8分,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
12.叙写故事发生的环境,表现桑吉奈尔导僻远、荒凉。(2分)为下文展开情节作铺垫。烘托守塔人的形象。(2分)与下文环境描写相呼应,展现人物活动场景。(2分)
【评分建议】“环境”1分;“僻远、荒凉”,1分;“铺垫”和“烘托”各1分;写出“与下文环境描写呼应”“展现人物活动场景”得2分。
13.老巴托利以第一人称叙述场景,真切自然。(2分)直接表现了老巴托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2分)
【评分建议】写出“以第一人称叙述”得2分;直接表现心理变化和情感得2分。
14.记录守塔时间和海上情况,表现守塔人工作的认真严谨。(2分)记事簿所写内容,语言简洁有力,有震撼力。(1分)结尾饶有回味,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1分)
【评分建议】答出“工作认真”得2分,也可答“负责”,“严谨”,“一丝不苟”等。“语言简洁有力”1分。“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1分。
15.灯塔照亮海面,引导船只安全航行,作用重大。(2分)守塔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精神像灯塔一样明亮。(2分)启迪感召人们要像“灯塔”一样,忠于职守,默默奉献。(2分)
【评分建议】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首先从自然欣赏和艺术欣赏谈到审美中的“距离”问题;接着由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来谈“距离”的新内涵(新特征);最后指出审美视角实际上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我们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17.在艺术这个充满创造性的领域,审美距离往往具有肯定性的力量(2分),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艺术手段(2分)。一是艺术本来就需要保持与生活的距离(1分),二是艺术中的非现实主义将欣赏者带入到奇幻世界中,是艺术作品具有通过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营造出独特的美(1分)。
18.朱光潜认为,农夫觉得菜园不差而海的美景没什么可看,是因为,欣赏者要对海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2分)。这里面有一个审美距离的问题,也还有能否从审美视角的角度来欣赏生活的问题(2分)。作者援引这个例子,意在从反面强调人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2分)(或从反面说明前一段发现美的能力需要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观点)。
七、19.作文(70分)
【审题与立意】
根据这次材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理性”与“感性”的意思。“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感性相对;也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其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在理解两者意思后,“理性”与“感性”哪个重要呢?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只要
观点鲜明即可。譬如:理性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理性造就成功;理性重于感性;理性地感受生活;让理性为爱开路;人生需感性,但更需要理性;让人生插上理性的翅膀;感性之余勿忘理性;感性诚可贵,理性价更高;用感性去构建和谐社会;感性让生活更精彩。这些立意均可看作是符合题意的。让思想与情感并存;让生活充满爱;让思想大放光彩;爱满人间;幸福源于情感等立意的,应该看作是偏离题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