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天门市2016年高三五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3 22:10
11.(1)答案:C、D。(C项3分,D项2分,B项1分。A项“父亲的证明”是主要情节,B项还有情节上的作用,E项语言风格平实朴素。)
(2)①奶奶应接孙女而不能的矛盾。放学回家本该奶奶去接,但奶奶生病不能到校来接。
②父女之间的矛盾。父亲临时代替奶奶接女儿,但父女已经五年未见。并且父亲临时来接女儿,而此前电话中没说自己要回来。
③父亲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老师要求“父亲”出示身份证,而父亲因行色匆匆忘带身份证。
(3)①为与女儿面对面却不能相认感到悲伤
②为终于与女儿相识喜极而泣
③为五年来没有尽到父爱感到愧疚。
(4)①叙述的视角上: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之间的距离。
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举例略(不举例扣1分)
③衬托主要人物形象。“我”作为有责任心的老师,衬托父爱的执着与浓烈。
④突出作品主题。小说通过我之所见,折射出当今社会“关注关注留守儿童”的主题。
12.(1)答案:C(2分)、E(3分)。A(1分),文章的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B项是“京剧男旦日趋式微。D项“在梅葆玖时代”达到新的水平。
(2)①不矛盾。(2分)
②前者是概述往事,突出梅葆玖对“文革”对本应得到发展梅派艺术的阻碍以及自己大好的京剧事业年华被荒废的惋惜之情。(2分)后者是作者的评价,肯定梅葆玖一生为梅派艺术所做的种种努力,表达了作者对大师的敬仰和缅怀。(2分)
(3)①亲演与收徒(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文革后珍惜演出机会,常演梅派经典剧目;录制唱片,保留传承;正式收徒,言传身教。
②交流与创新。参加 “双甲之约”活动,再续“梅华香韵”;首演大型交响乐京剧《大唐贵妃》。
③开放支持与提案保护。他与家人以极其开放的态度支援了黎明出演电影《梅兰芳》,并专门请专家来教黎明唱戏,还亲自抽时间教授黎明梅派艺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在两会的提案与传统文化、民族戏曲保护有关。
(4)①丰富传主形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揭示文章主题: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③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
④吸引阅读兴趣
13.答案:B。
14.答案:C。A项语序不当,“为期一年”作定语修饰“越讲工作”。B项重复赘余,去掉比较。D项成分残缺,“操心的工作”。
15.A。
16.答案
①承受考试压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考验
②而过度的压力则会妨碍我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③才能在考试的战场上运筹帷幄
17.答案:构图要素:徽标由一个小孩和一个成人手牵着手构成的内部心形、中间小孩头型、整体笑脸的图形构成。
或徽标以一个手牵着手的小孩和成人图形为基本原型构图,并融入爱心、小孩卡通头形、笑脸等元素。
寓意:①爱心象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爱的奉献,②手牵着手的小孩和成人图形象征着爱心接力,(关注留守儿童需要付出行动)(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爱的扶持)③小孩卡通头形寓意着关注的对象,④笑脸图形寓意着爱心接力的结果,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
18.立意:①同情心,悲悯情怀在当下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的重要意义。
②道德的底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