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0 10:3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阅读80分
(一)(17分)
1. (2分)迫切期待着民族复兴的古老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和外来文化冲突时的困窘状态。
2.(2分)C
3.(2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4.(3分)B
5.(3分)黑格尔的话意为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作者运用引证法证明文化不会因为发展而失去根本(或者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6. (5分) 首先,作者以中华民族强国梦引出当今国学热中折射出的焦灼心态及其代表言论;接着用比喻论证形象阐释产生这种焦灼心态的本质原因是忽视文化的普适性、包容性、交流性,折射出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继而作者以20世纪初的文化高峰与日本做法为例证明,国学家的焦灼心态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最后委婉指出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是虚弱的文明,对自我民族的自信,方能不断发展自身文化。
(二)(19分)
7.(2分) 《石钟山记》、《前赤壁赋》
8.(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苏堤春晓的美丽景致,为下文写苏堤的构筑者苏轼的人格与功绩作了铺垫。
9.(3分)一代名将岳飞用生命捍卫国家,为后人缅怀。苏轼用心血与智慧构筑苏堤,造福于民。他们都是人杰,泽被后世。作者写岳飞,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苏轼的人格形象与伟大功绩,表达对苏轼的敬佩之情。
10.(6分)D、F
11.(5分)①“雨”是全文的线索,②细雨营造了迷蒙的意境,衬托出雨中西湖独有的风致,引发思古幽情,为“邂逅苏轼”的想象提供了背景。(点明了时间。)③苏轼用心血和智慧构筑了苏堤,造福于民,这种人格和胸襟犹如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后人,令人敬佩不已。
(三)(6分)
12.
(1)白露未晞 (2)俯察品类之盛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并怡然自乐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溪云初起日沉阁
(7)众口铄金 (8)三日不绝
(四)(8分)
13.(1分)宫调
14.(3分)B
15.(4分)评分标准:提出准确角度1分,对比举例赏析2分,效果1分。
提示角度:语言风格,本曲委婉含蓄,张曲直白;表达方式,本曲描写,张曲
议论抒情;表现手法,本曲融情于景,张曲直抒胸臆;修辞手法,本曲比拟,
张曲仅反复等。
(五)(17分)
16.(4分)(1)大致,大多 (2)授予官职
(3)在任上     (4)上表推荐
17.(2分) C
18.(5分)
(1)诛杀那些制造祸害的头目,挑选良吏守护各县,一年之内动荡平定,百姓因此安定下来。(3分)
(2)依据旧典, 应该是驿站的车马,垂下红色帷裳,到州界迎接。(2分)
19.(2分)以百姓对他的爱戴与对前几任刺史的憎恨,从侧面表现贾琮的清廉品质和施政的才能。
20.(4分)为政清廉、体察民情、体恤百姓、嫉恶如仇等。(2分)
结合内容:任交阯刺史时,发出告示,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守护各县。任冀州刺史时,不依旧典,纠察美恶。(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