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19 09:55

11. ⑴CD(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小说题目及文中几次出现的“幸福”与“工期的结束”无关。B项,“坚强”不对,应为“憨厚、能干”。E项,“疏远工友”的说法不准确。)
⑵①以大家随意插的柳木桩子却能发芽抽条的顽强的生命力,暗示三元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日渐美好的状况。②以绿意可人的环境描写映衬出三元朴实可爱的人物形象。③引出对黑板及幸福倒计时的描写,为写三元的幸福作铺垫。(每条3分,答出两条即可。)
⑶①勤劳能干。热爱劳动,早来晚走,工作细心、认真。②热爱生活。满怀希望,对幸福有美好的憧憬。对工地上的搅拌机像对自己家的牛一样喜欢,攒钱给柳琴买毛巾被。③纯真腼腆。感情细腻,不敢多看柳琴,不敢拉柳琴的手,想起柳琴会喜欢自己挑的毛巾被都会脸红。④善良,懂得分享。卖水泥袋,给大家买酒肉,有幸福与大家分享。(任选三条作答,每条2分)
⑷①收获着每天的好心情。他心态好,从内心里热爱工作,认真负责,这让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非常满意。②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他老实本分,善良真诚,对媳妇一心一意,心疼体贴。③收获了工友们的友情。他不贪财,懂得分享,用卖水泥袋的钱给大家买酒肉,也得到大家的祝福。(各2分)
启示:性格心态决定人生色彩,想要收获幸福,就要让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自己的存在给他人带来幸福,付出辛勤的劳动,自己创造幸福。
12. ⑴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家世显赫”不当,原文说“但牟宗三这一支到他祖父执家时,已经衰微”;B项,“熊十力考虑到两岸严峻的政治形势”无中生有;E项,表述不全面,“牟宗三的学术思想终于得以‘返乡’”还表现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上。)
   ⑵①有知遇之恩。熊十力对牟宗三十分器重,向西南联大推荐了他,认为他的悟性见识不凡,是可造之材。②引发其学术思想巨变。大学期间受熊十力影响,牟宗三的学术路径由逻辑学和西方哲学转向了中国哲学。③促使其不懈努力,硕果累累。熊十力对牟宗三寄予厚望,使牟宗三潜心于学术,著述甚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⑶ ①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反省中国文化生命,开辟中国哲学途径。②实现了现代儒学的返本开新,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又富有中国智慧的、能与西方任何学术流派相媲美的哲学体系。③其著作及思想对大陆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对“新儒家”思想的关注和研究长盛不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⑷①著书追忆少年时代的故乡生活。他在《五十自述》中描写故乡的自然环境、乡村生活,温情而美好。②日常生活中保持家乡的习惯。他开口说话仍带胶东口音,一日三餐最爱山东口味,讲学著文常用“山东”举例说事。③学术研究上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他为捍卫复兴中国文化艰苦奋斗,成果丰硕,影响巨大。④关心两岸前景。他直到晚年还时刻将国家统一大事挂怀于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3.A(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①句强调花了钱的顾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和表现傲慢,应选用“颐指气使”;②句想要表现某领导干部傲慢的气势逼人,觉得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应选用“盛气凌人”;③句想要表观小李取得一点成绩后便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应选用“趾高气扬”。)
14. C(A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B语序不当,“中央政府”放在“一方面”前面;D偷换主语,在“就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前加一个主语“阅读经典”。)
15. B
16.①个体的智能结构不完全相同(个体有差异) ②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③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不够妥当(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不可取消)(答对1条给1分,答对两条给3分,答对3条给5分。)
17.图案为一个人扶助另一个人,两个人形组成一个心形,人身体部分线条形成字母“M”。“扶助”的动作象征着关爱和帮扶,心形表达了爱心公益活动的主旨,“M”寓意着“圆梦”。(构图要素每点1分,共3分;寓意各1分,共3分。)
18. 原材料分为三个部分:一、爷爷教孩子学说河南方言的漫画走红网络并引发热议;二、不少年轻父母认为对孩子教不教方言都无所谓,说方言很“土”,怕孩子在学校因口音问题被嘲笑,从小就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三、针对孩子该不该学方言,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三个部分都与学习方言相关。我们写作文要针对是否该学习方言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提供的材料来看,倾向于肯定学习方言的必要性。在立意时,重点突出“方言不能丢”或“学习方言不会影响学习普通话”都可以;如果忽视原材料的倾向性,谈“要抛弃方言,学好普通话”就欠准确了;如果将“方言”升级,大谈“继承传统文化”,完全不谈“方言”或者只是将“方言”作为一个论据来对待,则明显跑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