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卷02(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30 13:07

11.
⑴【答案】答A给2分,答E给3分,答B.C.D.不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答案就在相关的文段中,要求考生对有效信息要准确的筛选和提炼。B项根本原因是槐花有了身孕且赤地千里外面同样难以为生;C“叙事手法新颖”不妥,全文以时间为顺序,谈不上“新颖”,其它正确;D项不是留白式结尾,留白式结尾是开放式结尾,本文不符合这一特征。
⑵【答案】①交代了特定的时间、地点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小说张本;②前两段描写了因干旱带来的末日景象,渲染了悲苦绝望的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③坏境的恶劣艰苦衬托了人性之美。(每点2分)
⑶【答案】①决绝,天灾时坚守家园;②坚贞,患难中相濡以沫不离不弃;③善良,希望面前舍生重情。(每点2分) 
⑷【答案】第一种观点——可以将标题改为“患难夫妻”。(1分)①土根和槐花这对患难夫妇是小说的主角,贯穿全文始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2分)②“患难”也点出了小说特定的环境特征;;(2分)③“患难夫妇”也暗示了小说主旨,即在患难的情节中展现出患难与共、恩爱相携、舍已为人的人性之美,有利于作品主旨的提炼。(3分)第二种观点——不能将标题改为“患难夫妻”。(1分)①“一根玉米”是全文最大的矛盾冲突,同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②以“一根玉米”为题能设置悬念,激发作者探究欲望;(2分)③“一根玉米”以小见大,内涵丰富,“一根玉米”见证了患难与共、恩爱相携、舍已为人的人性之美,也寓指“希望”。(3分)(如果从其他角度来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案】答A给 3分,答C给 2分,答E给1分;答B 、D不给分。 
(2)【答案】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答出其中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可以关注文中的相关内容,第二、三段可概括出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第三、四段可概括出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和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第五、六段可概括出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
(3)【答案】①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家学渊源以及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能力。②勤于思考。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她把目光投向历代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取得了关键性突破。③锲而不舍。在“抗疟”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④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⑤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答出其中3点即可) 
(4)【答案】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2分)①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②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结合文本分析,4分)③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④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联系现实分析,2分;若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结合文本和现实,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谈传主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启示,选择角度提炼观点很重要。考生作答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角度,提炼观点时,要注意观察文中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对缺乏有力佐证的观点最好进行调整。作答时,要注意先列观点,后列佐证,最后联系自身进行阐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