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15 答案 B C D D B D A B C 1B(解析:“足以解释天才的形成”错,原文“但是我相信他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本题属于与原文观点相左。) 2C(解析:原文是“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并不是说“人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此项错误在于忽视条件。) 3D(解析: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的例子不是说明灵感具有突如其来的特点,而是与后文“从来没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关系,说明“灵感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的观点。) 4D 7(1)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大意2分,“尔”“依”“竟”各1分) (2)明帝听说这件事后,于是叹息道:“能了解人是智慧,只是皇帝在这方面难以做到。这话说得实在正确!”(大意2分,“惟”“信”“斯”各1分) 译文: 虞延青年时就当了户牖亭长。这时王莽的贵人魏氏家的宾客放纵不法,虞延带领吏卒突入其家逮捕了有关的人,因此招怨,所以升任不了。虞延个性敦厚淳朴,不拘小节,也就得不到乡里的称扬。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身披甲胄,护卫亲族,防御劫掠抄盗,依靠他而得以保全的乡民很多。建武初年,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在任上,每到岁时节令,他便让刑徒囚犯休假回家,这些人感其恩德,到期即回。有个囚犯在家得了病,自家装了车子送到县府,一到就死了,虞延领着府吏把他安葬在城门外,百姓深受感动。 后来虞延自己辞官回到家乡,太守富宗早知道他,召他为郡功曹。富宗这人生活奢靡,车子衣服及日用器物多不合国家礼法规定。虞延规谏说:“当年晏子辅助齐王,穿的鹿裘都是破损的,季文子做相于鲁国,妻妾都不穿丝织品,以俭约行事的人失败的很少很少。”富宗不高兴,虞延便辞退了。过了一段时间,富宗果然因为奢纵被杀头,临刑之时,他抹着眼泪说:“悔不听虞功曹的批评!”光武帝知道后很赏识虞延。这时阴氏家中有个门客叫马成,常为奸盗,虞延将其搜捕拷问。阴氏多次请托人情,虞延则每接一封求情信就加打二百鞭。信阳侯阴就便投诉到皇帝那儿,诬告虞延多所冤枉。光武帝便到御道馆录囚亲自查问囚徒情状。虞延便报告让狱状可讨论的到东边站队,无理可诉的到西边站队。马成便回身想站到东边,虞延跨步上前抓着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呼冤枉,御阶上光武帝贴身的陛戟郎用戟抵着虞延,叱喝他要他放了马成。光武帝知道虞延不是为私,就对马成说:“你触犯王法,是咎由自取啊!”喝退他让他快走开。过了几天便伏了法。于是皇家贵戚们一个个收了手,不敢再无法无天了。升为南阳太守。明帝永平初年,有位新野县的功曹叫邓衍,因为有外戚小侯的身份常能参与朝会,此人姿容态度行步投足跟众人不一般,明帝注视着他回头对左右侍从说:“朕的仪态容貌难道就像此人吗!”特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此人虽有姿容但无德行,没有对他表示尊重。明帝既看重了邓衍,便下诏让他自称南阳郡功曹到朝门。既到,任为郎中,迁升为玄武司马。邓衍在职,父亲死了,他都不回乡守孝,明帝听说这件事后,就感叹地说:“‘能了解人是智慧,只是皇帝在这方面难以做到’。这话说得实在正确!” 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从此明帝更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 8.①(从内容上看)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只能行行酒令;虽有匡时救国的志向,只可醉中听吟。(1分)(从主旨上看)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2分)②(从结构上看)以“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题中“闲饮”,引出下联“更待菊黄家酿熟”,相约同醉的想象。(2分) 9.尾联表现了刘、白之间深厚的友谊。(2分)诗人在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2分)写法上借助想象,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或答:以乐写忧,悠然的心态更显出哀伤之情。(2分) 10.(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