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 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淹每从容进谏,景素不纳。及镇京口,淹为镇军参军,领南东海郡丞。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会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吴兴令。 桂阳之役,朝廷周章,诏檄久之未就。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相府建,补记室参军。高帝让九锡及诸章表,皆淹制也。齐受禅,复为骠骑豫章王嶷记室参军。 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尔。”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淹乃谓子弟曰:“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伯,卒。武帝为素服举哀,谥曰宪。 (节选自《南史·江淹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B.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C.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D.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艰,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果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居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文中的“受禅”指第二种情况。 C.劾,即弹劾,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的最重要权力,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弹章直达御前,皇帝亲自裁决, 威慑百官。 D.谥,即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表示赞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淹小时候很有才气,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常常仰慕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 B.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很多人都劝景素趁机起事,江淹每每劝止,但景素不听他的劝告。 C.齐明帝作丞相时,要江淹整顿百官。江淹尽心尽力,弹劾了很多贪官,得到了明帝的高度赞扬。 D.江淹认为人要知足,人生随时都可行乐,不必等到富贵之时。所以他想在功成名就后归隐乡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5分) (2)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气杀屯关右,夜半妖星①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②不由人。象床宝帐③无言语,从此谯周④是老臣。 【注】①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②得鹿:“鹿”谐音“禄”。“得鹿”比喻在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③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8.本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9.试分析本诗中“下国卧龙空寤主”与《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的异同。(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