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7)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23 23:25
11. (1)答案: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我”的奶奶,并不能说明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项,二者性格不同;D项,应为“哀而不伤”的特点。
(2)参考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蜡烛”为切入点,引入祖母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③通过回忆的形式,以“我”之口叙述祖母的经历, 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我”的讲述相结合,赋予故事哀而不 伤的诗意美。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 能力。小说对祖母故事的叙述主要从“我”的回忆、祖母去世前要求点燃蜡烛的话题引入。“我”的视角,使得祖母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祖母去世前要求点燃蜡烛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中的情景描写使故事展开与感情抒发更自然、委婉。
(3)参考答案:坚忍、顽强:独自忍受生活之苦,支撑一个家。自尊、好强:不愿意别人为地擦洗身体。仁爱、要强:心疼儿孙,忍痛不叫。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要立足文本,把握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两个角度,一是从文本中寻找作者或文中其他人物点评祖母性格的词语,以此作为答案点;二是抓住主人公祖母的言行,从中提炼概括出人物性格。
(4)参考答案:①题目使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②隐喻和象征:通过蜡烛照亮黑暗,“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等特点来隐喻和象征祖母多灾多难而又为家人奉献一生的命运,使祖母这一形象更加立体逼真;③寄托作者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④深化主题:借助蜡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生活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于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先从标题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分析,然后再紧扣作品的主旨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作针对性分析。
12.(1)答案: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只要……就”说法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符;B项.应为表并列关系的“也是”,而非表递进关系的“更是”;D项,“褒贬不一”说法不当。
(2)参考答案:为人师,让学生领略科研真谛;带团队,讲究协同创新艺术;管科研,瞄准国际前沿勾勒蓝图。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需要考生通读全文,然后根据文章层次分项概括薛其坤的形象特点即精神品质。
(3)参考答案:选择典型的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找准表现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考查了考生对新闻通讯类文本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需要考生调动所学知识,把知识和文本有机结合。根据题干,考生要明确此题是要归纳出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在人物通讯中,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就是选择典型事件和典型言行,紧扣人物贡献塑造人物。
(4)参考答案:忘我工作,常年坚持;严谨认真,注重细节;魔鬼训练,狠抓基础;凝聚团队,团结协作;敏锐观察,规划准确;牢记责任,全力投入。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一定要注意找全人物薛其坤的言行,然后再进行归纳。
13.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符合(1)旬的语境。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符合(2)句的语境。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符合(3)句的语境。
14.B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和生产化学武器”;C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去掉一个;D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应为“据……”或“……显示”。
15. A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句式和内容照应分析各项,选A项。
16. 参考答案:①如果加工工艺不合理 ②只能依靠过热加工来灭菌 ③过热加T又会严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根据横线前后的具体语境及与上下文的关联性,立足对整段文字的理解进行分析和组织答案。
17.参考答案:画面中心由繁体汉字“学”和“好、母、孟”搭配组合而成,画面两侧是两只凤凰。寓意有凤来仪,学习孟母,做好母亲。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幅图形构图清晰,考生要立足图形的设计主题“盂母文化节暨中华母亲节”,结合图形的细节组成来分析。
18.写作提示:这道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这样的作文材料有利于我们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则材料。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迭择人生道路的自由,有的人选择这样的路,有的人选择那样的路。文中主人公的选择体现出了强烈的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也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行文时,我们可以肯定文中主人公的选择,也可以否定他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以此延伸出去,来探讨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