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C.冯五爷选择开宁波风味的饭馆,只能说明他有一些经商的眼光,至于说“有很强的经商能力”就不太准确。B.“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法有误,文中没有用拟人。E.对原因的解说牵强,根据上文分析,冯五爷是因为被胖厨子当面欺侮却蒙在鼓里而深受打击。) (2)冯五爷形象特点:①文质彬彬,天资聪颖,才华出众 (3)这样安排的作用: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冯五爷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交代冯五爷一家人不是经商就是读书,为后文冯五爷弃文从商做铺垫。 ③交代冯五爷的文采过人,与他后文的经商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小说主题。(每答出一点给2分) (4)参考答案:①读书人应把读书当做自己的信仰,既然选择了读书,就要坚持下去并不受外界物欲的干扰,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中矢志不移。②文中的冯五爷之所以到最后连读书的人能耐还是不读书的人能耐都分不清楚,就是因为家境变迁、环境影响而弃文从商从而陷入了无奈和迷惑的悲剧之中。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飞速发展,物欲膨胀,但我们不能像冯五爷那样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我们应不浮躁、不跟风,始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和洁净。④小说中状元楼里的伙计们看似比冯五爷能耐,但是这种鸡鸣狗盗的小聪明是君子所不齿的,我们应摒弃不良习性,为人光明磊落。(每答出一点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12(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E.“对现实的反叛”分析有误,属于无中生有。C.“张家四姐妹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都领一时风气之先”分析有误,“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不同的是,张家四姐妹属于传统仕女。她们的爱好、才艺乃至心性都很旧派”。D.“张充和借助与诗人卞之琳的恋情走进艺术的殿堂”并“占了一席之地”分析有误,属于无中生有。) (2)因为出国前她的书法和昆曲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2分)张充和16岁前,叔祖母收养她并为她高薪聘请了朱谟钦老师,朱老师教她学古文、练字,使她具有了深厚的国学知识;后来还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2分)16岁后回到苏州的生活让她痴迷昆曲,她师从沈传芷等学习昆曲;抗战年代,她的演唱曾惊艳重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她回国与大姐的演唱,仍赢得满堂喝彩。(2分) (3)①生活方式:每日研墨练字,吟诗填词,与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乐终身。②兴趣爱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书法、中国传统戏曲。③她的爱好、才艺乃至心性都很“旧派”,即使时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颠沛流离,她仍固执地保持着她闺秀式的生活方式。(每点2分) (4)第一问:出身豪门;从小接受国学教育,又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深厚;从小研习书法并坚持终生;热爱中国传统戏曲并痴迷一生。(4分)第二问:社会发展自然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代隔绝;但在这个追逐利益的现实社会里,也依然需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否则就成了无根的群体。 13A. 一诺千金 14.选D (A项搭配不当,青霉素不能找到开辟,改为“屠呦呦对青霉素的发现”;B项少宾语,在最后加“的画面” C项语序不当,安全保护和风险预警改为风险预警和安全保护。) 15.答案D语境中与“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人相比”,明确了主语是两种人的比较,故排除B;“即”后面的句子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为转折关系,第二层为因果关系,D项“但由于……”突出了原因。故排除A C 16.(5分)动物的思维还只是低级思维 17. 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