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每小题3分,共6分)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1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三)“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20—21题。 20.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1.“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训练(共6分,每小题3分) 22.下面是一副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C. 23.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符合的一项是( A. C. 五、默写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1分) (1)《关雎》中表现男子对心上人日夜思念却不能实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用夸张想象的手法表现大海广阔浩淼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心意相通,不必在意路途遥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作者借写时序更替,进而给读者以乐观、积极的鼓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中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岳》中表现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望》中杜甫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对国家动荡战乱的惨景的痛苦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不能写成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