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喜剑,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於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馀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延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馀年。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於是王乃尽偿之。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注]①虫出:人死数日后尸体生虫。比喻死后无人掩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 B.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 C.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 D.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分别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是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流派,对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B.“案”在古代指进送食物的托盘,形体不大,足很矮,可以托举起来,也可以放在地上。后来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也叫“案”。 C.“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为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受罚,是古代专制社会惨无人道的刑法之一。 D.“右”作为方位名词指右边,与“左”相对。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途径赵国时,虽然赵王张敖对他的礼节十分恭敬,但还是被高祖傲慢地呵斥,这让赵王的手下十分不满。 B.赵王张敖为人忠厚,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制止,致使赵王受牵连获罪。 C.田叔对赵王十分忠诚,在贯高谋反事发后,自愿以家奴身份追随赵王,后来事情查清,赵王向皇上推荐了田叔。 D.出于对太后身体的忧虑,田叔劝景帝不要管梁孝王犯法的事,景帝因此觉得田叔非常贤能,让他做了鲁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①黄庭坚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②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8.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5分) 9.第二首诗笔力雄奇,请结合诗句分析其“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I)《琵琶行》中自居易被深深感动,不仅是因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更是因为“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描写瀑布激湍声势巨大、震撼人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人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