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13 20:21

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此指沙画表演水平高,正确。B.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可以用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此指不用头脑冷静思考的情况,正确。C.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D半路出家: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A
【解析】
试题分析:B.动词 “找到”不能与宾语“原理”搭配,应为“找到……规律”,或者“找到遏制……的方法”。C.主语“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谓语“不断扩大”不能搭配,谓语可改为“不断加快”。D.定语“一台”与中心词与“剧本”不搭配。将“一台”改为“一部”。
3.C
【解析】
试题分析:③是总结句,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照应⑤,“种种具体范畴”照应④⑥,它们都应在③前;②的“以‘仁’……”紧承横线前的“仁”,放在最前,①讲“仁”的作用,放在最后。
4.A
5.C
6.B
【解析】
4.
【试题分析】“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A项偷换概念,好的文学批评才如灯光,才能起到“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的作用。
5.
【试题分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C项因果倒置,将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表现当成了原因。
6.
【试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结合原文可知,B项以偏概全,只是某些诗歌批评家犯了“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的错误。
7. C D 试题分析: C错在“脱离了文章的中心”,其实没有脱离,正因为钱老不爱钱,淡泊名利,才会把全部精力奉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 D错在“人物访谈”,本文是一篇通讯。
8.
作用是:①交代了钱老去世的时间、地点;②渲染了清冷、哀伤的气氛,为下文的缅怀做铺垫;③表达了人们对钱老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惋惜之情(答对一点2分)
9.
“此生惟愿长报国”体现在文章中有以下方面:
①钱老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献身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或献身科学事业方面)
②他淡泊名利,毅然将自己的所得无私捐献给祖国或需要帮助的人
③他谦虚谨慎,从不考虑自己的过去,只考虑祖国的未来(或他为自己能为祖国争光,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十分激动)(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10.
不论赞同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如果赞同,需扣住文本,围绕钱老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品质来作分析(2)如果不赞同,则可围绕尽管价值观不同,但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来展开分析(观点2分,理由4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分)
11.C 独,难道;期,约定;暴,快。
12.C 理解本题划波浪线的句子: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13.A 快战,是痛快地打一仗。
14.(1)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起义(发难),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完。(5分。其中“失其政”、“首难”、“胜”各1分,大意2分)关键词“失其政”译为“政治失策”、“ “首难””译为“首先起义”、“胜”译为“禁不住”。
(2)(他)夸耀自己的功勋,逞个人的才智,却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用武力征服治理天下。(5分。其中“矜”、“师”、“力征”各1分,大意2分)
句中关键词“矜”译为“夸耀”、“师”译为“效法”、“力征”译为“用武力征服治理”。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