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22 21:06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答案
1.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常见的语病,兼顾结构和语意两个方面的语病类型。这四个选项句子字数不多,结构不算复杂,所以难度相对不大。A.成分残缺。 B.歧义,“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指荧幕上的; D.不合逻辑,状况有好有坏。
2.B A.语序不当。应为“富有……充满……遵循……持着……传递……” C.重复多余,顺序不当。“质疑”的意思是“提出疑问”,去掉“提出”;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质疑“改为”大家从多角度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质疑” D.搭配不当,主语“项目”与宾语“国家”不能搭配,应在“中国”后加上“有”。
3. 答案B (A句意不明; C结构混乱,可将“就其”改为“其在”,或在“等方面”候加“来说”,D结构不完整 )
4.D 5. A(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的人,或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可做自谦之词。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杂: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6. 试题答案:D【解析】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7. 答案 C解析 ⑥中的“云朵”“碧蓝的空阔”与横线前面的“深秋的天,蓝得那样高远寥廓”联系紧密,故⑥应放在第一空。根据所提供的六句话可知,其顺序应该是从上到下,所以⑥后面应该是⑤,然后是④,③紧承④,讲的是辣椒和玉米,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C。
8. 答案 B解析 根据第③句中的“也有”可以判断,③句不能放在第一个横线处,所以排除A、C两项;而⑤句中的“训诂”紧承④句中的“训诂”,故④⑤两句紧密相连,所以应该选择B项。
9.(3分)A (A项“西汉楚王陵出土的一对金腰饰牌”是“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10.(3分)B (B项表述不当,“让人对当年的丝路商队有了直观的印象”的是“大大小小的10件骆驼俑摆放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再加上旁边那幅‘胡商牵驼图’壁画”)
11.(3分)A、“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是“占据河西地区的诸政权”理疆西域的结果”
D (D项“文献记载‘舞马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表述不当,“舞马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这句话是本文作者说的,不是文献记
12.D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睡觉的床。
13. A “弘厚笃实”“轻财好施”都是并列结构,中 间不应断开;“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联系紧密,不能断开。
14. C 本项错在“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应是“把费超和王纬一起押送京师”。
【参考译文】
韦放,字元直,是车骑将军韦睿的儿子。起初他任齐代晋安王宁朔迎的主簿,高祖到雍州,又召为主簿。韦放身高七尺七寸,腰粗八围,容貌很伟岸。天监元年(502),做盱眙太守,不久任轻车将军晋安王中兵参军,升迁担任镇右将军始兴王谘议参军,因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承袭先人的封爵担任永昌县侯,出任轻车将军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任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为吏民所称道。天监六年,梁武帝大举北伐,任命韦放为贞威将军,和胡龙牙与曹仲宗会合进军。
普通八年,梁武帝派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任命韦放为明威将军,率兵与他会师。魏大将费穆率兵突然到来,韦放军营还未安置好,部下只有二百余人。韦放的堂弟韦洵矫健果敢有气力,是全军的倚仗。韦放派韦洵单枪匹马迎敌,多次挫败魏军,韦洵的马也被刺伤不能再进攻。韦放的头盔中了三枝乱箭。众兵士皆惊恐失色,请求韦放突围出去。韦放厉声呵斥道:“今天只有拼死了!”于是脱下头盔下马,倚着胡床指挥战斗。这时士兵都殊死奋战,无不以一当百,魏军退去。韦放向北追赶魏军到涡阳,魏又派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人带兵五万前来支援,韦放率领他的战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魏军,大败魏军。涡阳城主王纬交城投降。韦放登上城顶,检阅出来投降的人四千二百人,武器充盈;又派投降过来的人三十个,分别送信给李奖、费穆等。魏人放弃了诸多营垒,一时奔溃,韦放军乘胜追击,敌人几乎被捉尽了。韦放生擒费穆的弟弟费超,把他和王纬一起押送到京师。中大通二年,调任去监管北徐州诸军事,任北徐州刺史,增加食邑四百户,持节、将军等职依然在身。在任三年死去,时年五十九岁。
韦放性情宽厚诚实,不看重私财,好施舍,和几个弟弟尤其和睦。起初,韦放和吴郡的张率都有妾怀孕,就约下婚姻。后来各生男女,但未等孩子长大成人,张率就死去了,留下的孩子势孤力弱,韦放常接济抚恤他们。到他做北徐州刺史时,不时有豪门势族来攀亲,韦放说:“我不能失信于亡故的老友。”就让儿子韦岐娶了张率的女儿,又把女儿嫁给张率的儿子。当时的人们称赞韦放能以深情厚谊待旧友。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