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以偏概全,原文2段贪得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对未得的贪取”两方面。 2.B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2段“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为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而非孔子所谈本身所含有之意。 3.C 【解析】表述绝对,原文最后一段“往往事与愿违”表述为都是事与愿违;“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中选择性、可能性表述成绝对性。 4.答案:B解析:原文标点:从征捻,驻周家口,战数捷。捻平,擢提督,赐号额腾额巴图鲁,赴晋防河。光绪二年,徙守河曲、保德。 5.D 6.答案:B解析:不是曾国藩而是张树声被调到无为县,不久之后又升迁为知府。 7.答案:(1)(李鸿章)派遣张树声支援荡口,攻破谢家桥,追赶敌军逃兵一直到齐门,又在黄埭大败敌军。(关键词:遣、逐、至;省略句“又败之黄埭”) (2)第二年,还任两广总督。恰逢法越交战,就把法国人侵略的情况上报朝廷。(关键词:明年、会、构兵、逼状、上闻) 【参考译文】 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粤北寇贼侵扰皖北,凭借禀生的身份与弟弟张树珊、张树屏置办团练杀贼兵。又越境出击,连续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在太湖的一次战斗中,凭借五百人冲入敌阵,击退陈玉成的数万军队,功劳最大,又努力推行坚壁清野法。当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等都相继修筑堡垒,连为一片,皖北攻陷,唯独合肥西乡保全。曾国藩发文书让其守卫芜湖,又调任无为,升迁为知府。同治元年,跟随李鸿章支援上海。李鸿章建立淮军,与刘铭传分别率领其众,跟随他攻克江阴,晋升为道员。李鸿章亲自视察了娄门程学启军队,派遣张树声支援荡口,击破谢家桥,追逐逃跑的敌人到齐门,又在黄埭击败敌军。程学启于是逼近城池驻军,于是娄门的寇贼才断绝。同治二年,攻克无锡、金匮,在芙蓉山击败寇贼,大败敌军,夺得战舰器械不计其数,赐号卓勇巴图鲁,给予三品服。张树声乘胜追击到常州。过了一年,攻克河干二十多个军营,全部打败。城池攻下,进而光复浙江湖州,皇帝下诏按照按察使记名。同治四年,暂代江苏徐海道。不久又担任直隶按察使,赴大名督查军事防务。 同治九年,调补山西。过了两年,擢升为漕运总督,暂代江苏巡抚,同治十三年,实际授任,后遭遇继母丧事,回到家乡。光绪三年,担任贵州巡抚。适逢广东总兵李扬才占领灵山,构匪侵扰越南,朝廷下旨调张树声到广西督办。事情宁息,提升为总督,先后剿灭平西林苗匪、武宣积匪。光绪八年,李鸿章丧母回家乡办丧事,张树声代理直督一职。当时朝鲜混乱,日使花房义质率领五百人军队攻入王京,迫使朝鲜签订协议,张树声飞快发文书召集吴长庆等前往,于是前往签订协议,不久定立协议归来,于是吴长庆等在夜晚攻打敌人,都歼灭他们,叛乱才平定,张树声上奏朝廷让吴长庆暂时卫戍朝鲜,皇帝赞许他的才能,加封为太子少保。第二年,还任两广总督。恰逢法越交战,就把法国人侵略的情况上报朝廷。等到北宁失陷,自己请求解去总督职务专心治军,传达允许。又因为查办案件不实,革职留任。不久,因病去世,谥号靖达,允许在直隶、江苏及家乡建立祠堂。 张树屏,因为收复江苏各州县,累积功勋至副将。跟随征讨捻军,在周家口驻军,几次战斗均获胜,捻军平定,擢升为提督,赐号额腾额巴图鲁,赶赴晋防卫黄河。光绪二年,调任守卫河曲、保德。恰逢皖军奔赴乌鲁木齐,甘肃流寇曹洪照在后山作乱,张树屏奉旨前往,听闻军情,乘着大雪追击,事情平定后,赐头品服,授予太原镇总兵,调往包头防务,后又调任大同。十三年,请求退休。已经去世,李鸿章上报其功绩给朝廷,予以抚恤,在太原建立祠堂。 8.“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1分)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1分)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1分)②“迷”字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1分)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1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1分) 9.①化用祖逖的典故,(1分)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1分)②寓情于景,(1分)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的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1分)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1分) 10.略 11.(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写作目的是引出下文纯朴的民风,同时与成为景点后的小村构成鲜明对比,以突出经济发展对淳朴民风的冲击。B.“表现了… …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错误。D.“表现……厌倦”,“寄托……忧虑”错误。“一批批人走进深山”是为了衬托“纯朴民风”之难得,并为下文写这种难得的民风因经济冲击而消失做铺垫。) (2)①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冷开水,主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故事。②勤劳能干。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③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揽顾客;先前任由赊账的乡亲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后来不再赊账。(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3)①“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变化。②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激动不已,慕名到村中寻访那块黑板;成为旅游景点后,店主用漆有白漆名字及数字的黑板做招牌,招揽顾客。③前后对比,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来则是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信与信任民风的缺失,突出了小说的主旨。(6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概述1分,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观点一:我赞同作者对村庄变化所持的批评态度。理由:①伴随村落富裕而来的是纯朴民风的沦丧。道路宽了,村民有钱了,却经常有人赖账不还,店主也不再赊账,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与信任消失了。②游人的大批涌入,破坏了村庄原本的安宁恬静,人心也随之变得浮躁、狡诈。店主把曾经象征着诚信与信任的黑板,当做招牌招揽慕名而来的游客,热情的招呼本质上就是一种欺骗。③表面的繁华热闹本身恰恰折射出人们精神缺失而无从寻觅、无法自救的悲哀。游客冲着“黑板”走进深山,意在寻找迷失的诚信与信任。可一次荡涤灵魂之旅却演化为在冷冷的黑板前的拍照、留念。诚信与信任岂是拍个照能留得住的。精神缺失固然可悲,然而更为可悲的是缺失了精神拯救的有效途径。 观点二:我不赞同作者对村庄变化所持的批评态度。理由:①村落地处偏远,原本闭塞贫穷,村民连简单必需品都要赊账;成为旅游景点后,道路宽了,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富裕了,这对村民而言是一种好事。②繁华热闹是村庄开发成旅游景点后必然会带来的变化,开发之后,山村能为慕名而来的人们提供一个欣赏原始美景、感受山村生活、寻找失却的诚信与信任的好去处,这对于渴望到远离尘嚣的地方放松身心的城里人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情。③作者对于村庄而言是个局外人,他对村庄变化的态度不代表村民们自己对这种变化的态度。作者享受着城里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希望村庄永远保持着“世外桃源”的封闭状态,他对村庄只是一种“远观”的欣赏心态,并不知道村民们生活的艰辛。④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诚信与信任的暂时缺失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伴生的一种现象,不能因为害怕民风改变就让大山深处的村庄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也不能把民风的改变完全归咎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