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以面朝南为准,江左,长江之东;江右,长江之西) 6.B(“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与原文内容不符) 7.(1)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有远大谋略。 (2)当时枢府中有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屡次阻挠辛弃疾,(但)辛弃疾反而干得更加努力,(阻挠者)最终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 8.①动静结合:“乱”,风起云涌;“浪卷”,波浪滔天,为动景。明月朗照、北斗横斜为静景。(2分)②视听结合: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明月北斗,俯瞰波浪汹涌,又听闻岳阳楼凄凉的角声。(2分)本诗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描写空旷凄凉、动荡不宁之景,烘托诗人忧伤不安的心情。(2分)(答“高低结合”亦可) 9.因为:①忠: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却还“欲问行朝旧消息”,心系朝廷,表现其对国家之忠。(2分)②愤:愤时局动荡,兵荒马乱,使自己被迫成为“逋逃病客”,欲归而不得。(1分)愤“盗贼尚纵横”,内有贼臣当道,外有金兵入侵,导致政权不稳、国家不安,消息虽欲问而无由。(2分) 10.(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1)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D得1分,答B.E不得分。(D项,“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言过其实。B项,“不够懂事”不对,毛毛是个懂事体贴的人,只是他的父亲认为他不够懂事。E项,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不是因为主任,而是因为他既为女儿的冷漠而感到难过、失落不愿说,又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说) (2)第一问,小说的明线是老葛和主任两人中秋节喝酒时围绕孩子而进行的谈话;暗线是老葛和女儿为了买衣服的钱而进行的短信、电话往来。(2分) 第二问,这样构思的好处在于:第一,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叙述不蔓不枝,第二,父亲关心女儿,女儿却非常冷血,明暗双线形成互补对照的关系,使小若和老葛的形象更为丰满。第二,小若的冷漠,是父亲老葛多年教育的结果,这样处理,使小说的主旨更为深刻丰富。(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3)①任劳任怨。作为父亲,为了孩子,他劳心劳力;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妻子住院也没告诉孩子,②关爱孩子。中秋节,把家中唯一的月饼寄给了孩子,还责怪自己寄迟了。③爱面子。孩子明明是打电话来要钱的,可他却撒谎说孩子是打电话来问候节日的。④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4)示例一:同意改成“寄月饼”。理由如下:第一,从情节来看,因为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中秋之夜,小说中又多次写到“寄月饼”,既写了老葛为女儿寄月饼,也写了毛毛为父亲寄月饼。(2分)第二,从艺术手法看,“寄月饼”一事让两个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第三,从人物形象看,围绕“寄月饼”一事,表现了三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老葛对女儿无微不至而令人心酸的爱。毛毛的懂事体贴。小若的冷漠自私。(2分)第四,文章反复写“寄月饼”一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小说的主旨。(2分)。 示例二:不同意改。理由:“谁的电话”在小说中至关重要。第一,以“谁的电话”为题,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分)第二,从艺术构思来看,“谁的电话”曾在文章中三次出现,“电话”将两个在异地求学的孩子联系起来,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2分)第三,“谁的电话”引出两个父亲对待孩子来电的不同态度,也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不同的心理;主任因儿子成绩不好而愧怍,因儿子重亲情而欣慰;老葛接电话时因女儿冷漠自私而难堪、气恼。(2分)第四,电话的内容让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成绩优秀情商低,一个成绩不好但情商高,从而引发人们对两个家长的教育方式的思考,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2分) 12.(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A.E不得分。(C项,不全面。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还有德国的路德中学。A项,本文重点叙述的不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E项,错在“爱国情怀”。) (2)第一,理想的教育应该解放人的思想,培养人健康感情和健全人格。(2分)第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关系和谐。(2分)第三,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第四,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独立工作)第五,学校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后三点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3)文章重点写了两个方面的ner:前半部分主要写爱因斯坦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教育观,后半部分主要写他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为反对战争所进行的种种活动。(2分)这样处理材料是因为:第一,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和平战士的爱因斯坦却鲜为人知,所以有必要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他,突出爱因斯坦的人道主义情怀。(2分)第二,介绍他所受的教育,他所崇尚的自由独立精神、探究精神,是为后文他所取得的物理学成就作铺垫;也为后文他反对军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作了铺垫。(2分) (4)这是对爱因斯坦的高度赞扬,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他既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2分)①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他十二三岁读到一些书后,中止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在学校里反对权威式的教育。②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人权主义者,为反对战争他不允许自己沉默,一直奔走呼号。③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④他是一个严于自省的人。他意识到自己的科学研究被人利用,给无辜的平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他用余生的大部分精力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的错误”。(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3.B(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感情色彩不当) 14.B(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将“对于”去掉;C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 ”;D项,语序不当,“不仅”要提到“中厅级官员”之前。) 15.D(本段文字主要强调打破旧习之难,干扰项主要是B项和C项,文段的确谈到了习俗的稳定性。但是“可是”表转折,语意的重点在后半部分,强调的是打破习俗不易,并非谈习俗的两面性,也并未谈强调打破旧习的必要性) 16.①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②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③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17.①广州打造全国首个公益社交平台“志愿时3.0”。② “志愿时3.0”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③“志愿时3.0”通过多个服务矩阵形成完整志愿服务链。(每点2分) 18.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