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C项3分,A项2分,E项1分, 【解析]B项“找钱学森告状”有误,D项大量篇幅介绍王永志是为了表现钱学森善于发现人才的。要从选文的写作意图入手,发掘传主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①表现了在“两弹一星”的发展中钱学森的重要作用,每次重大发射,钱学森都坐镇决策重大技术问题。②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钱学森都不畏艰难,亲临现场。⑧钱学森十分重视创新。 【解析】要确立文本意识,人物传记的阅读,答题要注意围绕传主展开。 (3)①社会主义建设有大批的科技人才,国家才会有大发展。②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要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③要将年富力强的人提到重要岗位上来。 【解析】这一题是信息筛选,但有的考生很可能只看到钱学森在病房里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长谈的内容,缺少“全面”意识,没有顾及其他方面。要考虑结合钱学森的言行,加以综合。如文中提到的“第二代务战略导弹让第二代人挂帅”就容易被忽略。 (4)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王永志由于钱学森的推荐,得以脱颖而出。②钱学森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拥有广阔的胸襟,为了祖国富强积极推荐人才。⑧王永志具有扎实的功底和创新精神,敢于崭露头角,获得钱学森的赞赏。④钱学森凭着自己深厚的学识,善于发现人才,敢于突破论资排辈的藩篱,重用人才。 【解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韩愈的主要观点,思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伯乐,二是千里马。由于有了伯乐钱学森,千里马王永志才得以脱颖而出。根据“相关链接”提供的材料,作为伯乐的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品格是重要的条件。王永志计算出卸了600公斤燃料,火箭就会命中目标,既体现他的“逆向思维”,又表现了他扎实的功底,在大家都不赞成王永志的方案时,钱学森一听就同意,没有超群的才智是做不到的,“慧眼识珠”没有“慧眼”是做不到的。 第1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解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①句的意思是不同意别人的 观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②句是说没把别人的话当回 事,结果受损失了。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③句表现的是 别人在意的事,完全不放在心上。 14.D【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统一,应在“成为北方一大强国”前补上“晋国”。B项, 句式杂糅,应为“应征者大多是青年师生”或“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C项,不合“把 字句”规范,改为“不把读者的心理把握准”。 15.“解析】语言的连贯,要把握好它表达的中心,这段话主要是处理好句子间的转折关系。 语段中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有两个: 立的意思(“但是”和“而”的用法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语段中“但是”的上 文是“理据常常是我们判断正误的标准”,因此,后文就应当是对语言运用中偏执于“理据” 的否定。“而”连接小句,表示相对或相反的两件事。可见他们都是与前文相对立的,理解 了这一点,文意就容易理顺了。具有迷惑度的是语段的最后一句,据此很容易选择D项。作 为总分结构的文段来说,此处的总说,强调要兼顾两面,没有偏倚任何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