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2-19 09:55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
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
熙宁元年,徙判汝州。诏入觐,许肩舆至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命毋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曰:“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又问边事,对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帝默然。至日昃乃退。欲以集禧观使留之,力辞赴郡。明年二月,召拜司空兼侍中,赐甲第,悉辞之,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 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至于安门,市为之空,其得民心也如此。及违世,士大夫无远近、识与不识,相见则以言,不相见则以书,更相吊唁,往往垂泣,其得士大夫心也又如此。呜呼!苟非事君尽忠,爱民尽仁,推恻怛至诚之心,充于内而见于外,能如是乎?
(节选自《富弼》等史料)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莫之能屈 屈:使……屈服
B. 从容访以治道 访:询问
C.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 致:调任
D. 吾衰疾不能堪也 堪:承受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至日昃乃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D. 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4分)
(2)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4分)
9.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富弼的“温良宽厚、正色慷慨”?试加以概括。(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 花 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隔”字的妙处。(3分)
(2) 第二首诗结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3) 这两首诗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试作具体分析。(5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 ________________,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3) 复道行空,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高山仰止,____________。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6) 贫而无怨难,________________。(《论语》)
(7) 政通人和,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 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