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A(B.tuò 2.C 3.D(应用“无可奈何”) 4.B 5.C(A.否定不当,B.主语残缺,D.句式杂糅) 二、 6.D(A.①讼辞,②推辞,③借口,④言辞;B.①估计,②常态,③衡量,④准则;C.①加罪,②看望,③超过,④过分;D.①屡次 7.B(A.①连词,却,②连词,如果,③代词,你的,④连词,却;B.①助词,不译,②代词,自己,③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④连词,如果;C.①介词,被,②介词,替,③介词,为了,④介词,被;D.①介词,被,②介词,到,③介词,到,④介词,比) 8.A(南面) 三、 9.B(拽、拉) 10.D(A.①来,②依照、按照;B.①并且,②将要,;C.①的,②连词,用于主谓之间;D.①②都是“才”的意思) 11.A 12.C(科问诸将体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胸怀气度) 四、 13.(1)我之前的行动,靠侥幸踏上危险之地,虽然胜利了,(却)是老天在帮助我啊,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平常的事情。(“前行”“乘”“以为”各1分,“乘危以侥幸”“天所佐也”句式各1分) 14.(1)本诗塑造了一个表面上在驿站中饮酒自得,不问世事,(1分)实则因劝谏碰壁后愤激不平、以酒浇愁,(1分)但仍心念君王、天下,(1分)绝不归隐以沽名钓誉(1分)的诗人形象。 15.(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