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东济南市2016年1月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2-14 21:34

2016年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A(B.tuò ,C.提→题 ,qiáo,D.诀)    
2.C    
3.D(应用“无可奈何”)    
4.B    
5.C(A.否定不当,B.主语残缺,D.句式杂糅)
二、
6.D(A.①讼辞,②推辞,③借口,④言辞;B.①估计,②常态,③衡量,④准则;C.①加罪,②看望,③超过,④过分;D.①屡次 ②定数 ③规律,或者定数  ④屡次)    
7.B(A.①连词,却,②连词,如果,③代词,你的,④连词,却;B.①助词,不译,②代词,自己,③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④连词,如果;C.①介词,被,②介词,替,③介词,为了,④介词,被;D.①介词,被,②介词,到,③介词,到,④介词,比)    
8.A(南面)
三、
9.B(拽、拉)    
10.D(A.①来,②依照、按照;B.①并且,②将要,;C.①的,②连词,用于主谓之间;D.①②都是“才”的意思)    
11.A    
12.C(科问诸将体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胸怀气度)
四、
13.(1)我之前的行动,靠侥幸踏上危险之地,虽然胜利了,(却)是老天在帮助我啊,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平常的事情。(“前行”“乘”“以为”各1分,“乘危以侥幸”“天所佐也”句式各1分)    (2)苏越禀告(给曹操)这种情况,曹操亲自去验看后很不喜欢,认为不吉祥,回去就卧病不起。(“白”“躬自”“恶”“ 寝疾”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他惩处诛杀的人,总是对着他痛哭流涕,嗟叹痛苦不已,但最终也没有办法保全性命。(“刑杀”“辄”“无所”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1)本诗塑造了一个表面上在驿站中饮酒自得,不问世事,(1分)实则因劝谏碰壁后愤激不平、以酒浇愁,(1分)但仍心念君王、天下,(1分)绝不归隐以沽名钓誉(1分)的诗人形象。  注:意思对即可。   (2)一是借事抒怀。作者借简单叙述乘船出行、住宿驿站的生活琐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为仕的见解,并流露出内心深处做官、忠君、为民的情怀。二是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达到“情态毕现”。三是用典。“满引浓醪”暗用谢蒲之典,表达自己的愤激与无可奈何;结句反用周颙典,表明作者恋位不辞是拳拳为国之心,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注: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    
15.(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