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6届高三四校联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C(政策环境、研究主体、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是科学研究的环节,而不是科技伦理链条的环节。) 2.C(A.以偏概全。“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科学”。B.“推进科技伦理研究”不一定会“引发新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从而引发伦理规范的革命性变迁”。D.是“可能导致”,并不等同于“一定会导致”。) 3.A(因果关系不成立。) 4.D(《孝经》应改为《乐经》。) 5.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6.C(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时代”久远,文字有很多错误。) 7.(1)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呜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采分点:向、方向、却各1分,句意2分) (2)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采分点:“王公其不长世乎”巾的其,纪、制作各1分,句意2分) 8.刘诗写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也表现因家贫不能周到待客的歉意,流露出浓浓的好客之情。(2分,“盼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1分,结合内容简析1分)可见两人关系是非常亲近和融洽的。(1分)杜诗虽始终恭敬待客,但诗巾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也传达出主人公白谦、白伤之语。(1分)可见此客与诗人是有一定距离的,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1分) 9.①杜诗详细描述,从强调“幽柄”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一一叙出。(1分)而刘诗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篇,并未详写待客过程,末句以景作结,情感含蓄深远。(1分) 10.(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1)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B、E不得分。(C项,没有遗憾。B项,不是插叙。E项,那时的“我”并不懂拉纤生活的艰辛,文中有一句“我还不太稔事,更不懂得纤夫们的艰辛”。) (2)①“纤痕”记下了一代人的生活,姐姐正是这代人生活的见证者;(2分)②“我”正是受了姐姐的感染才对纤夫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纤痕”有了更多的崇敬,姐姐是“我”和纤痕之间的桥梁;(2分) ③“姐姐”是纤夫的后代,“姐姐”身上善良、坚韧的美好品质正是纤夫的“力与美”在人性巾的传承,这也正是“纤痕”所承载的美好品质。(2分) (3)用意:①表现小孩子对纤痕莫名的好奇和崇敬;(1分)②表现姐姐对纤痕深深的依恋;(1分)③表现对纤痕所记录的一代代纤夫艰辛生活、坚韧品质和作者童年生活的追忆、怀念。(1分)作用:①照应文题;(1分) ②反复,强化对纤痕的感情;(1分)③作为线索,贯通文脉,丰富文章内涵。(1分) (4)用两种以上描写方法,(2分)要注意呼应前文的姐姐这个形象和“我那拉纤的姐夫不会失业了么”这样的疑问,要让姐姐出场,(2分)要表现姐姐、姐夫新时代的新特点,(2分)语言,(1分)构思。(1分) 12.(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C项,“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不符合文章主旨。D项,“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理解错误,这里主要是凸显汪国真的自信的性格。E项,“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错。) (2)①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诗集文集众多,影响巨大,“汪国真热”席卷全国;②“字没诗好”成为汪国真刻苦练习书法的契机,并在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成就;③汪国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辗转各地,为了T作,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每点2分) (3)①选材真实可信,大量引用身边人的评价和汪国真自己的话,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②正侧相结合,作者的正面叙述直接突出汪国真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再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③重视细节,比如,要求签名的女生的问话,编辑送样稿的细节很真实而饱满地再现了汪国真的生活和性格。(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4)这两句话说的都是要注重人生的过程;(1分)但各有不同侧重点,前者“风雨跋涉”比喻人生过程巾的悲哀、失败等,(1分)强调的是迎难而上的努力和付出给人生带来的意义,(1分)正如汪国真不管多大年纪都不停止的努力给他带来的生命的充实,以及对别人的精神启迪,这是一种执着所带来的强大的正能量,(1分)现实生活巾,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挑战,我们要像汪国真一样执着与顽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白我;(1分)后者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目标,别让目标束缚了身心,强调生命过程的舒展自在与心态的通达,(2分)对于汲汲于自我的获得与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智慧的启迪。(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