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东省泰安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29 18:02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九年,北蕃归朝人奏:“突厥内大雪,人饥,羊马并死。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人情大恶。”太宗谓侍臣曰:“观古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公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为,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久矣?”魏徵进曰:“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太宗深然之。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徵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①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②、齐主若为优劣?”徵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齐主:指齐后主,名纬,世祖之子。②天元: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既克殷,务弘仁义             克:战胜
B.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盈:充满
C.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           数:屡次
D.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       类:同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周弄平纣之乱,以有天下          B.乃令百姓逐粮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          D.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B.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C.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D.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与近臣讨论周王朝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唐太宗认为,周与秦夺取天下与守护天下的方式均不相同,这导致了王朝更替。
B.唐太宗认为,隋文帝不怜惜百姓却过度地重视积累财富,灾年也不开仓赈民,而隋炀帝依仗父业,挥霍无度,终致隋朝灭亡。
C.在唐太宗与侍臣探讨国家兴亡之道时,魏征引述李可的典故,阐释了穷兵黩武,导致国家灭亡的道理,并由此推断颉利必亡。
D.在唐太宗问道“天元、齐主谁优谁劣”时,魏征认为,两个君主虽然同样亡国,其做法却有区别,从各自做法看,齐主更差一些。
第II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5分) 
(2)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5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