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2016年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21 16:29

2016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答案
一、(9分)
1.(3分)B                       2.(3分)D                3.(3分)C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                5.(3分)C                6.(3分)D
7.(10分)
(1)(5分)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2)(5分)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
(二)(11分)
8.(5分)
颈联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
9.(6分)
本诗表现的情感,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
(三)(6分)
10.(6分)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3)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三、(25分)
11.(25分)
(1)(5分)  E(3分)    A(2分)     C(1分)
(2)(6分)
①有故园之情。清明记得回家扫坟,还记得从前的路。②习惯按交易规则处理事情。给一千元钱要求老人让“他”的车通过麦地,把庄稼简单地视同商品。③漠视庄稼,不理解老人对庄稼的感情。把越野车开进麦地感到兴奋,碾过麦地不顾老人的感受。
(3)(6分)
①出乎读者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还钱改变了事情的结局,能引发读者对老人迟迟不伸手接钱等细节的回忆,品味情节艺术的巧妙。②强化老人的宽厚淳朴的性格。老人在清明节下午就急切地把冒雨钱当面送还给“他”,并做解释。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还钱说明了老人让“他”的车开过麦地不是为了钱,深化了小说“在商品化的进程中,生活在农村的农人身上的传统优秀品质更显珍贵”的主题。
(4)(8分)
①不愿意。担心“他”的车陷在麦地祸害麦苗,表现了老人对麦地的爱惜。②犹豫不决。在收取赔偿与护住庄稼两者之间难以抉择,表现了老人对庄稼被损害的不舍情感。③同意。为了让“他”早点回家和凑足孙女的生活费答应了“他”的要求,表现了老人经不起别人的反复请求而成全别人的心理。④后悔自责。看到“他”的车子轧掉麦苗太多,老人难过,骂自己真混,表现了他对答应“他”要求的悔恨。
四、(25分)
12.(25分)
(1)(5分)  E( 3分)    D( 2分)    C( 1分)
(2)(6分)
①始终对科学葆有热情。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但对科学的热爱并未消退,主动拿起笔进行科普创作。②勇于创新科普创作。率先倡导并践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理念。③自觉地服务时代和社会。抗战期间,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创作很多科普佳作,服务时代和社会。
(3)(6分)
①佳作众多,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奠定了科学小品在科学文艺中的历史地位,是科普作家的领头人。②理念先进,影响广大科普作者。他的创作实践和创作主张,勇于突破传统,对广大科普作者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科普界的典范。③人格高尚,是科普界的精神楷模。他身残志坚,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献身科普事业,是其他科普作家学习的榜样。
(4)(8分)
①要创新科普形式,要善于从其他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融科学知识与社会人文于一体。②要积极顺应科技发展,更新科普内容;同时,要关注永恒的主题,创作出像《菌儿自传》那样的跨越时代的佳作。③要加强受众的研究,努力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期待,创作的形式和内容要能为受众喜闻乐见。④要有扎实的科学素养、雅正的美学品位和高尚的情趣,练就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认识和生动的文笔。⑤要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热爱科普事业,创造出更优秀的新作奉献给社会和时代。
五、(20分)
13.(3分)C
14.(3分)D
15.(3分)B
16.(5分)
示例:
①大脑里含有足够的磷
②就会使整个机体衰弱下去(或“生命体就会衰弱下去”)
③其他生物也需要(或“其他生命体也需要”)
17.(6分)
示例:
图形由四颗心组成,它们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中国结。整个图形象征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根同源,同心协力,在公益慈善领域紧密合作,为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六、(60分)
18.(60分)(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