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唐张敬玄《书则》有论:“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宋人蔡襄《论书》也云:“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苏轼说得更加清楚:“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以及孙过庭所说的“图真不悟,习草将迷”等论述都阐明了学习行草书应先从学习楷书开始的道理。 综观历代行草书大家,都有扎实的楷书功底,有的甚至不亚于行草书,因为历史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而被行草盛名所掩盖。“二王”、张旭、黄庭坚、赵孟頫、鲜于枢、王铎、祝允明,包括近现代林散之、于右任等概莫如此,既是以绵邈堂皇的行草书名世,又有精微澄明的楷书展现。由此可见,从楷书入手才是学习行草书的通衢大道。写好了楷书不一定能写得好行草书,但不写好楷书就一定写不好行草书,这庶几就是规律。但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在楷书上不值得,甚至还说楷书就是行草书的羁绊,写多了反而会影响行草书的发展,凡此种种,都是无稽之谈,纰缪之说。史载唐代狂草书家张旭的楷书即比草书鸣世更早,且有时评:“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此论虽有夸大其辞之嫌,但也足以证明他的楷书成就在当时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每个人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对书法本源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学习楷书可以使初学者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笔墨语言构成,正确认识和熟练运用正侧、藏露、衄挫、轻重、疾涩、曲直、转折等笔法和运锋要则,培养规行矩步、严谨审慎的逻辑思维和起止有度、法正完满的点画功夫,锻炼良好的控笔能力。所以,楷书不仅能使我们掌握基本的字形结构,而且能使我们储蓄丰富的用笔体验。是初学者理想的入门书体,也是向行草书进发的滥觞。无论怎样,学书之初从比较规正、端庄的楷书入手都应该是正道。 (取材于钱玉涛的相关文章) 6.下列是为“材料三”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书法要从楷书起 C.行草书名家重视练楷书 7.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或成语不能够用括号里的替换的一项是(2分) A.羁绊(束缚) C.夸大其辞(闪烁其词) 8.三则材料介绍中国书法侧重点各有不同,请逐一说明,并结合材料谈谈何传承中国书法。(6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材料一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亮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诚如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其计。 (取材于刘基《计战》) 材料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取材于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计料已审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0.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A.则 C.何 11. 材料二中“今为君计”中的“计”,与下列成语中的“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计穷力竭 12.请把文中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1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先主”是作者对刘备的敬称,因其时代有别,其人已逝,故称“先”。 B.诸葛亮称刘备“将军”,因为刘备手握重兵并且已经收复了荆益之地。 C.刘备做过豫州牧,古人敬称中可以称官职,因此鲁肃称刘备为“豫州”。 D.“荆州”古称江陵,是九州之一,位于长江中游两岸,为江汉平原腹地。 14. 刘备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是怎样阐述的?请分条概括。(5分)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刘基看来,用兵之道的根本在于作战之前要拥有充足的粮草和兵力。 B.刘备曾三次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地分析。 C.鲁肃自称诸葛瑾之友,目的是与诸葛亮拉近关系,从而取得他的信任。 D.在当阳长坂,鲁肃与刘备会面,表达孙权希望联合刘备共济大业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