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偷换概念。对原文“其”字理解错误。“其”不是指代“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而是指留传到周公时代的“礼”。“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损益”后,到周公时,“礼”不可能只是“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了) 2.C(曲解文意。“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错误,孔子反对把“礼”仅仅看作形式化的东西不是针对周礼而言的,也不意味着周代的礼“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不然的话,孔子就不会“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了。) 3.C(无中生有。“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列举了学说或文化冲突的几种情况,并未表明哪种冲突最激烈,哪种冲突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 A(“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6. D(曲解文意。“通撰的……审核后”错,原文意思是元行冲上奏请求通撰古今书目,名叫《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编撰考订,历经一年多才修成。并不是元行冲自己通撰了此书,然后由毋煚等加以审核。) 7.(1)元行冲自认为书生不能担负督察举发的重任,坚决辞去按察使(的职务),(皇上)便让宁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固(坚决、坚定)”“乃(便、于是、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不应无辜被谗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请求从轻发落,当时虽然没有被皇上听从,却深为当时的舆论所赞美。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构(陷害、构陷、诬陷)”“见(表被动)”“美(名词作动词,赞美)”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这两句是说,十年来金兵进犯的脚步从未停歇,侵略者的铁蹄已直逼江城。(1分)此句从战争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突出了当时形势的严峻,(1分)表达了词人对侵略者的谴责(或“对连年战争的厌恶/痛恨”)和对造成此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2分;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为后面描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做铺垫。(1分) 9.①亡国之痛。作者作此词时,中原已经沦陷,北宋已经灭亡,金人兵临建康,这种残酷现实让词人产生了亡国之痛。②年华已逝之悲。词人年华逝去,鬓发如雪,衰老之悲油然而生。③对晚年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④离别的哀愁。词人将要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舞榭歌台 (3)怀旧空吟闻笛赋 (6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