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评价人物爱憎分明”错误,原文是“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2.B(“中国古典小说是运用传统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的方式进行创作的”错误,并非全都如此。) 3.C(《水浒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并非“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 4.C 5.D(“哀”是表同情的。) 6.D(“壁垒”理解错误,是“军营”的意思。) 7.(1)承蒙皇上赦免之恩,未有报答。现在又承受皇上特殊的恩惠,应当与你全身心地献出自己的力量。(“上报”“荷”“自效”,各1分,句意2分。) (2)仙琕发兵乘胜追击,魏军兵得以幸免的十分之一二,马仙琕整顿军队返回京师,升迁为太子左卫率。(“纵兵”“十一二”“振旅”,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马仙琕字灵馥,扶风郿地人。马仙琕年轻时凭借果敢而闻名,遇父亲去世,哀伤过度而消瘦,背土为父亲造坟。跟随齐朝安陆王萧缅。萧缅死后,仙琕侍奉明帝。齐永元年间,萧遥光、崔慧景发动叛乱,马仙琕多次立下战功,因功官至前将军。恰逢寿阳刚刚陷落,魏朝将领王肃侵犯边境,马仙琕奋力作战,以少胜多,魏人十分害怕他。 义师举事,四方有很多响应义师的,高祖派仙琕的旧交姚仲宾劝说他,仙琕在军中斩姚仲宾以示众。义师到达新林时,仙琕还在江西领兵,每天夺取义师漕运的粮米。建康城陷落,马仙琕哭了整整一宿,随后便解散部队前去请罪。高祖抚慰他说:“射中带钩割掉袖口的旧怨,以前人们都不记恨。你不要因为杀过我的使者截过我的漕米,随便自己嫌弃自己。”仙琕谢罪说:“我就像失掉了主人的一条狗,后来的主人喂养我,便会为他效劳。”高祖笑着赞美他。不久马仙琕的母亲去世,高祖知道马仙琕家中清贫,送给仙琕办丧事的礼钱很多。仙琕大哭,对他的弟弟马仲艾说:“承蒙皇上赦免之恩,未有报答。现在又承受皇上特殊的恩惠,应当与你全身心地献出自己的力量。” 天监四年,梁朝的军队向北征讨,仙琕每逢作战,在三军之中表现最为英勇,凡是首先受到他攻击的,没有不被打败的。与众位将领议事,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有人问起原因,仙琕说:“大丈夫应当前进不追求功名,后退不逃脱罪责,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有什么功劳可谈论的呢?” 天监十年(511),朐山百姓杀掉琅邪太守刘晰,带领全城去降魏,高祖下诏给予仙琕符节,令仙琕讨伐琅邪。魏徐州刺史卢昶率十多万大军奔赴琅邪。仙琕与卢昶作战,多次攻破卢昶,卢昶逃走。仙琕发兵乘胜追击,魏军兵得以幸免的十分之一二,马仙琕整顿军队返回京师,升迁为太子左卫率。天监十一年(512),升任豫州刺史,兼任南汝阴太守。 起初,马仙琕幼名马仙婢,等到长大,因为“婢”名不雅,于是便用“玉”代“女”,便成了“琕”字。自从任将领管理州郡,能与士兵同辛劳共安逸。身上穿的不过是粗布衣衫,居住的地方没有蚊帐被子遮挡,行军吃喝与最下层的一样。马仙琕在边境,常常只身一人偷偷进入敌境,侦察得知军营和村落及险要之地,因而作战多能取胜,士兵也心甘情愿为他所用,高祖非常喜欢他倚仗他。马仙琕任刺史四年,去世。诏赠左卫将军,谥号刚。 8.①构思巧妙。“高梧”对“空斋”,写出环境的空寂和作者的孤独;“一叶下”对“归思多”,表面是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实则是因空斋中作者的思念才使他注意了节候的变化。(3分) ②手法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一叶下”与“归思多”对比,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2分) 9.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1分)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2分)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