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12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8)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18 08:49
10.(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1)AE  (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D不得分。)(B分析不全面,除了客观地描写刘老师的身高变化外,还能暗示刘老师的精神面貌。C分析有误。后来的女大学生老师离开,并非此因。D分析有误。文中没有关于刘老师的肖像、心理描写。)
(2)①舍不得学生而退亲;②外校挖人而坚决不走;③在村里成家扎根,执着于乡村教育;④退休后还继续工作;⑤带病坚持工作,最后倒在讲台上。(每点1分,全对满分)
(3)①以童言无忌的方式,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怀念与伤痛之情;②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增加小说的感染力;③呼应标题,烘托主人公高大的形象,深化主题,余味无穷。(每点2分)
(4)①礼赞刘老师扎根乡村教育的献身精神;②慨叹乡村教师生活艰苦、待遇低下的现状;③暗含对上级领导不关注、不重视乡村教育的批评;④同情乡村孩子渴望知识又难遇安心乡村教育的良师;⑤忧虑部分支教教师不安心乡村教育。(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12. (1)(5分)AC(选A得2分,选C得3分,选D得1分。D项不全面,改为“不要只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B错在“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E错在“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6分)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每点2分)
  (3)(6分)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每点2分,写对其中三点得满分)
  (4)(8分)①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②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③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写对其中三点得6分,联系现实谈启示得2分)
13.  C  解析: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强调程度。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强调过程。千古独步: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强调成就。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看,句(1)强调的是说谎发展的程度,因而应选“登峰造极”;句(2)强调李白的艺术成就就在风骚之后,独树一帜,无人匹敌,因而应选“千古独步”;句(3)是说孔门弟子在孔子教导下取得成就的人,因而选择“登堂入室”恰当。
14.  A  解析:B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是“尽管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  C搭配不当, “中国好声音”不能与“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搭配。D句式杂糅,“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可以改为“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因素”或者改为“这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15.  A (④总括论点,③⑤①⑥从汉字本身及以汉字为中心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具体分层论述,②从哲学层面肯定自己论断的正确性。利用指代语言可判断③⑤在一起;⑤①中心话题都是“汉字”可判断其在一起;由⑥句中的“这”“又决定了”脉络语可初步判断①⑥在一起,①中汉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和⑥中“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有决定关系,可判定①⑥在一起;又②有明显的总括意味,并且主语是“这”,所以只能放最后。)
16. 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答对一个给1分,答对两个给3分,答对三个给5分)
17.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
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注意要符合例句的结构、情理、字数,每句3分)
五.作文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