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17 17:17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答案:C解析:A项,“愠”应读“yùn” ;B项“眄”应读“miǎn”;D项,“分”应读“fēn”。
2.答案:D解析:A项,“血融于水”应为“血浓于水”;B项,“弛援”应为“驰援”;C项,“蜂涌”应为“蜂拥”。
3.答案:C 解析:A项,“企图”感情色彩不当,应用“试图”。B项,“一律”应用“一致”,这里强调的是“一齐;一同”D项,“朝思暮想”: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句子中的“朝思暮想”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4.答案:D解析:A项,句式杂糅,我国面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B项,搭配不当,“饱览名山大川、游历秀美风光”应改为“游历名山大川,饱览秀美风光”C项,成分残缺,“世界整体经济”缺谓语。
5.答案:A
6.(5分)(1)某些宫廷戏创作者用不正确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
(2)参考:可从“当今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文化,误导着人们的价值观,阻碍着社会健康向上的发展”角度析原因,说危害,提建议。
7.( 4分)答案①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②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③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这个意见、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C项不属于对旧有文化新的认识,即不符合“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
9.C (A项表述缺少“在汉字听写比赛中”的限制,不合逻辑;B项“一定会”太绝对;D项不符合文意,原文说“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
10.(3分)①僻字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祖先的创造能力,可以显示出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②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③僻字仍可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
(二)(20分)
11.(4分) ①作者需要一个父亲在他成年之后,把他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他听;②中年的我更需要父亲教会“我”如何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③中年生活的迷茫需要父亲给“我”精神、情感上的慰藉。
(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即可给4分,其中第③点只要涉及父亲给我精神、情感等层面的影响均可)
12.(4分)通过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一个平常父亲老年的境况,苍凉中更显拥有父亲的温馨;引出下文有关“先父”的叙议;反衬“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的悲哀,突出了“先父”短暂的生命和“我”由此而来的怀念和痛惜。(写到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中任一点即给1分,对应的作用分析1分,结构分析1分,反衬及其作用分析1分)
13.(4分)(1)“我”的生活有父亲的痕迹,但父亲已经去世了。(2分)
(2)父亲去世后,“我”无法从父亲的老年生活情形里看到自己的未来,而对父亲的追忆却让“我”时刻回想童年时光。(2分)
14.(3分)  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间转换。第三人称有利于更客观地叙事与描写,第二人称有利于向父亲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叙述人称特点1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缺一即不给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作用各1分)
15.(5分)(角度合理,能写出生活中的类似现象2分;对此现象能作较为深入的分析3分)
  参考:父亲已经逝去,“我”已经记不得父亲的模样和声音,但我永远能从“先父”那里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慰藉,血浓于水的亲情永留人心。生活中有些东西的失去也是必然的,但它们可能会转化为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永留我们心中,永久影响我们。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