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银瓶乍破水浆迸 (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3)海日生残夜 11.(1)BC(B3分C2分E1分,A“理解、关心”脱离文本实际。D“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以偏概全,“着力”“鲜明”言之太过。E“亟不可待”的想法没有根据。) (2)写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用意:①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礼物,母亲自然盼望女儿回家团聚。③扣题写“新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写“礼物”。(内容答对给2分;用意答对给4分,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3)①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②有孝心。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享福,意识到母亲可能不高兴,就换了欢快的语气。③细心。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想到给母亲买。(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 (4)对李娟来说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作用: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②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③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的人物形象丰满。(意义答对给2分;作用答对给6分。) (1)DE(D3分E2分A1分A.“主要”“只是”的判断不准确、不全面;B.末句“一切以读者需要为目的”错,绝对化;C.强加因果,于文无据) (2)①适度公开自己的经历,以澄清一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情,化解外界的误会。 (3)哈颇博士是自己和家人的好朋友,回忆与他的交往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满足,所以写得详细。②交代自己和哈颇博士的密切交往,澄清错误的报道,为哈颇博士正名。③极力赞赏哈颇博士学识渊博、才能出众、魅力非凡,表达作者对他的尊敬之情。(每点2分) (4)①与最优秀的人交往,与合作伙伴和同事亲密无间、患难与共。正如材料中洛克菲勒所说:“正式他们造就了我商业上的成功。②行事谨慎、有分寸,能很好地把握做事的尺度。即使是在把握公开个人隐私方面,他也是小心应对,思虑周全。③看重友情,能为朋友着想。因而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④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对于那些做有益、正确事情的人,坚持予以帮助,在帮助别人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成功。比如为哈颇博士担任校长的芝加哥大学捐款时,并不因外界的误解而放弃,从而使他成了著名的慈善家。(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13.B 14. A(B语序不当,应改为“统计排查、评估损失”;C偷换主语,中途易辙;D“抓住”缺宾语,可在“走俏”后加“的机遇”) 15. D 16. ①正因其有悲剧 ②它是最不完美的 ③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17. 该图以十字为中心,左侧是变型的齿轮,右侧是橄榄枝叶。(3分)十字象征卫生健康,齿轮象征劳动,橄榄叶象征和平安全。(3分) 18.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抓住材料中的“你”、“谁”两个词语,“你”是指内因,“谁”是外因。事物的发展有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作文立意可以谈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也可以就一个方面侧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