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十二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参考答案】B(主语应该是宋代山水画)(3分) 2【参考答案】D(“中国画作品应当随时代而变,随大众需求而变”错,原文中有“不为时风左右、不顾大众需求”,原文最后一句“‘笔墨当随时代’被20世纪过度解读,成为标签,甚至成为肤浅作品找来的依据。”)(3分) 3.【参考答案】A(原文“会感觉它完全跳出来了,超尘绝俗”,它指代“逸”格,而不是“绘画形象”) (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史阅读(19分) 4.【参考答案】D (原文标点: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3分) 5.【参考答案】D (符瑞:符,符命,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所谓的祥瑞征兆。)(3分) 6.【参考答案】C (错误,正确的表述是皇上派惟庸带医生探视,惟庸便对刘基下毒。) (3分) 7.【参考答案】(1)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皇上欢心,进一步获得皇上的宠信。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未报告皇上便径直执行。 (2) 他们还说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参考答案】两诗描写的画面都雄浑壮阔,气魄宏大;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都采用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5分) 9.【参考答案】第一问:“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直抒胸臆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山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第二问:尾联的情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情景交融。(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参考答案】(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分)(2)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分)(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分)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巾选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 【参考答案】BD 赋分(D项3分.B项2分,C项1分) A项强加因果,而且许老二做善事发生在许老二的沉默之前。C项,鲜明地表现好面子的性格有误,好面子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他不敢向隶录认错。E项,庄子里的人的视角有误,作者是以第一人称写这篇文章,第一段说许老二的心病,到死也没有人能解开说明庄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许老二沉默的内情;且“侧重心理描写”也不恰当。(5分) (2)【参考答案】第一问:在情节设置上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许老二送住在单家独院两位老人去医院和许老二关爱全庄的孩子,是扬;后写许老二胆小怕事不敢替隶录作证,是抑。 第二问: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读者对善良、助人为乐的许老二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不敢揭发罪犯、胆小怕事等性格特点·认识到许老二性格的复杂性。②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更为曲折生动。(6分) (3)【参考答案】①助人为乐,心地善良。送住在单家独院两位老人去医院。关爱全庄的孩子。买糖果,买图书作业本给孩子们。②不敢揭发罪犯、胆小怕事、又爱面子。亲眼目睹罪犯犯罪过程,却不敢检举揭发,为隶录洗刷罪名。隶录无罪释放后,又不愿给小辈隶录认错。③有良知。隶录被拘留后,内心一直受到良心谴责,最后准备向隶录认错。(6分) (4)【参考答案】观点一:以“好人许老二”为题不合适。①以“好人许老二”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不能全面涵盖小说内容。②不能反映许老二性格的复杂性,不利于读者全面准确理解许老二这一人物形象。③如果以“好人许老二”为胚.不利于使读者思考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对于犯罪行为,人人部勇于检举揭发斗争,才能有利于社会安定。 观点二:以“好人许老二”为题合适。①以“好人许老二”为题,能够反映许老二这一人物形象,虽然许老二不敢揭发罪犯、胆小怕事,但他内心一直受到良心谴责,说明他是个有良知的好人。②能够反映许老二性格的复杂性.好人不等于十全十美,也会有缺点错误。③以“好人许老二”为题,有利于读者思考这一形象的意义,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应该看其主流。(8分) 四、实用粪文本阅读(25分) 12.(1)【参考答案】CE,赋分(C项3分,E项2分,B项1分)(A项“白己预备给烧掉的”错,原文是“有许乡人就把诗集同集叫做‘待焚稿’,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B项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间五言诗,辞意兼美,置之古人佳作巾,亦无逊色”,还必须具备很高的古诗词写作水平;D项“他从不把写的诗词示人”绝对化)(5分) (2) 【参考答案】①非凡的语言艺术天赋(夙慧夫成,秉彝非凡) ②国学根基深厚(白幼受中国传统诗教的熏陶) ③热爱中国古典诗,会翻译两方诗,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写作 ④用诗和哲学在作生命之梦。(对学术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6分) (3)①表现方东美对诗歌和哲学的热爱,突出他的人生追求;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③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④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6分) (4)【参考答案】成功。 理由:①文章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如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表现方东美对哲学和诗的热爱,对学术的孜孜以求。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已广为人知,文章主要选取方东美对诗歌的热爱的细节,如对方东美论写诗的感悟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丁方东美对哲学与诗相通的主张,又表现了方东美的诗意情怀。很好地表现了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使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饱满。如方东美《诗经》选修课上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的细节,既表现方东美国学根基的深厚,又表现方东美对学问的求真务实的品质。 不成功。 理由:①文章没有对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细节描写,不能紧扣“亦诗亦哲方东美”的标题。 ②选用的细节不具典型性、代表性,方东美课堂上顶撞老师的细节,不利于表现方东美的形象。 ③选用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不具备传记客观真实可信的特点。选用如方东曼的学生或友人的回忆会更真实可信。[答案分析合理即可。](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