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01 16:03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B  A角(jué)斗士  C打烊(yàng)  D稍(shào)息    
2.答案C  A吐槽   B在所不惜   D蜂拥
3.答案D  A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B春意阑珊:指春天快要过去了。属误解词义,此处应用“春意盎然”。   C湮没:一般用于抽象事物,此处应用“淹没”
4.答案C  A语序不当。应改为“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并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B搭配不当。“经验阅历”与“大幅度提升”搭配不当。  D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星际穿越》,不明确。
5.答案B(语段起句写日光下景物,结尾处总结句先后写“日光下的景物”和“月下的景象”,行文层次分明。五个句子中,①③写“视觉刺激”,属于“日光下景物”层次;根据③中“这”指代作用,两者顺序应是①③。②⑥⑤④属于“月下的景象”的层次。②“而在晚间”标明进入第二个层次叙写;⑥句中的“便”承②句的色调变化,⑤“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指代②中的描写;④承⑤句,由“我”到“物我”。)
6.【答案解析】(1)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2)绿道的最主要特征是连接:(3)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
7.设计元素:以数字符号“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2分)
寓意: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祝,(1分)也代表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共同抗敌。(1分)五只和平鸽,表现对和平的向往,(1分)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1分)
8.D【该项不是其“表现”,而是“原因”】
9.B【从第5段中说的是“一些被要求‘深入阅读’的文字往往纸质阅读效果更佳”。选项太绝对】
10、(1)利用电子阅读便利、经济实惠、更容易传播等特点,更广泛的阅读。
 (2)专心地读大量原著,慢读,并尝试着与作者“对话”。
【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11. “惧怕”指北方人对南方湿漉漉生活环境的不适应。(1分)
作用:欲扬先抑,与后文作者对姑苏之水的赞美形成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2. 答案① 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
②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③浸润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
④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执倔刚韧的的精神世界
⑤造化出了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灿烂的吴文化、吴文明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共4分)
13. (1)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动,暗示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分)
(2)运用比喻(借喻)(1分),具体可见,说明姑苏水具有两种鲜明特点:“碧螺春”喻指姑苏水的温柔,“三白酒”喻指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1分)。
14. 答案:①欲扬先抑。文章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有些惧怕,是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
③拟人。文章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
④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文化。(答对3点即可得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