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六校2016届高三第3次联考语文答案 1.A(偷换概念。原文是“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主要”一词说明人类除了经历过这三种文明类型外,还经历过其他文明类型。) 2.D(该项对“生命意味的美”和“生态意味的美”理解和分析恰好与原文第四段中“第三”内容意思相反。) 3.B(原文第三段为“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4.A(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 5.B(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6.D(无中生有。依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程千里虽然被活捉,但是并没有投靠贼廷。) 7.(1)葛禄将李献忠和他的妻了儿女以及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干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省略句及状语后置句、“缚”、“飞表献捷”、“壮”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啊,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失掉主帅,不可丢失城池。(判断句、“诸”、“乍可”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8.用典。(1分)①颔联运用严武平定吐蕃叛乱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两个典故,十分贴切、概括地道出虞允文平生行迹与功业,气魄宏大,语言遒劲。(2分)②尾联用诸葛亮死后吓走司马懿的典故,突出了虞允文的才略过人,世无敌手。(2分) 9.①“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写虞允文身亡,埋骨地下,只有一弯冷月相伴,场景极为凄凉寂寞。(2分)②这与前面的功高盖世的业绩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使诗意曲折跌宕,而且切合悼词口吻,在对比中抒发诗人无限的感慨:既表达了对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饱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4分) 10.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项“为故事提供了背景”系无中生有。D项中 “春天”,仅仅指表层含义,季节而已。E项“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错误,还有心理等描写。) (2)①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我”由不想成为骗子到最终沦为骗子的全过程, ②第一人称写法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中“我”出售皮大衣时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就得益于此。③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每点2分,共6分) (3)①“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困平民。②开始时还有感恩之心和些许自尊,但它们随着时间而流逝。③ 好逸恶劳,仅靠一次次出售皮大衣来维持生计。④结果自尊尽失,沦为笑料,辗转各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示例一: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文中的“我”在饥寒交迫之时没有低下身段向人乞讨也许是仅存的自尊心在作怪,“我”决意卖掉自己的皮大衣来维持生计,第一次得到10美元时“接过了钱,正要把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内心充满感激,还感到有些尴尬,并决意祈祷。 一次次地卖皮大衣后,“我”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也“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并愿意让对方拿走皮大衣,但一次次的行为和一次次的改换地方本身就说明“我”的自尊心的消失和底线的丧失。 示例二: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小说中的“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有一些人施以援手,但更多的人却冷眼旁观,以至于“我”在第三次出售皮大衣时被赶走。文章结尾处更鲜明地体现这点。“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尖锐”,“我”的痛苦竟然成为了他们的笑料,戳穿“我”被他们当作十足的乐趣了。人情淡薄可见一斑。小说就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来对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情合理6分, 酌情给分) 12.(1)C、E。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A不能被世人理解,在文中没有依据。B文中写到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D他说的话体现了他的达观和童真,以及对学术的热爱。 (2)①家族影响,首富的地位和书香门第的氛围帮助他在阅读和书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②天赋大异常人。③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和转化能力。④有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⑤以书画调剂生活的书写情怀。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 (3)①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饶宗颐的崇高地位和旷世才华。②因为评价者本身也很有地位,所以他们的评价能增加传记的说服力。③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这样的优秀人物是怎样成就自我的。(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①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才可能达到学问的高境界。②饶宗颐遍临经典,博学诸家,转益多师,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书法视野得到开拓,书法学养得以深厚。③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精辟的理论,“学书十要”发人深省。④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