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许昌县2016届高三年级上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9)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22 22:13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和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情节的奇谈怪论,混淆了视听,抹黑了英雄。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有的人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无独有偶,之前,网络上也有对英雄邱少云事迹真实性的低毁,用振振有词的所谓“生理学”说辞诠释这种“低毁说”引爆了一直以来引而不发的思想“燃点”——- 互联网“颠覆观”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过度反思”所掩盖的文化不自信和价值观危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18.参考立意:
虚无主义”和“过度反思”,并解释了其危害。材料的表述过程是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从有些人对英雄的怀疑到揭示这种怀疑的本质和危害。从这个角度分析,材料的立意有:历史虚无主义不可要(“诋毁说”害处巨大)、反思要有标准、还原历史要客观公正、不能有信仰危机、要有文化自信(要有健康的价值观念)、革命先烈永远是我们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历史岂容随意抹黑等。
历史英雄不能被任意贬损
安轩平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被人民所铭记于心的历史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传颂至今,令当下中国人感到自豪。今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即让学生自选岳飞、林则徐、邓世昌等任何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该题意在通过描述与英雄共同的生活体验,引起青年学子的共鸣,重申对历史英雄的礼敬,其出发点尤为值得肯定。然而网络上却出现了一阵吐槽之声,一些网民调侃该题,“瞬间正能量饱满”,“拉低全国人民的智商”;好事者还挖出流行文化的桥段进行讽刺。调侃考题舆论的背后,反映出近年来社会公共舆论界一股贬损英雄的舆论倾向。
首当其冲的是对近现代历史上革命英雄的否定。一些所谓“还原历史真实”的文章或作品肆意调侃、抹黑、诋毁与质疑英雄人物,如“狼牙山五壮士是逃兵”“邱少云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光是杜撰的”“董存瑞炸药包上涂了胶水”“刘胡兰精神有问题”等。诸如此类的言论中,革命人物形象被戏说颠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是非不明,也就遑论光辉了。这种否定英雄的行径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表现在:
第一,打着虚伪的客观主义和所谓“理性分析”旗号,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历史细节的过度化解读。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会完全无视史料,而是有选择地甄别历史,选择利于其消解言论的若干片段。在认知历史英雄的问题上,他们看不到英雄背后的历史环境和人民力量,抓住英雄叙事中若干“疑点”,例如对狼牙山五壮士、雷锋、黄继光等正史叙述之外的人生经历,作穷追深挖式推测解读。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与民族都存在与之历史共存的英雄叙述,任何英雄人物也绝非无可指摘的完人,通过有选择地编排史料,会有一些所谓“新发现”,但是这些英雄事迹之外的“新发现”其价值几何?就值得好好估量把握!其实,英雄叙事是所有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亦不例外。以美国为例,美国历史上亦塑造出华盛顿、杰斐逊、杰克逊、林肯等历史英雄的光辉形象。在其国家历史叙事中,这些形象无一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如果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进行分析,华盛顿便是有独裁倾向的政治家和蓄奴主义者,杰斐逊缺乏主见,杰克逊屠杀印第安人,林肯个人生活劣迹斑斑……常识告诉我们,他们为美国的独立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蕴含了美国人民的历史情感,已成为了美国精神的代表。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公然抹黑华盛顿,叫嚣拆掉林肯纪念堂,显然在美国,也是要被大众声讨的。然而少数人对西方的英雄宣传视而不见,往往轻易拜倒在西方塑造的英雄史诗面前,却对中国英雄叙事不吝非议之词。难道西方英雄应该膜拜,中国英雄就不应该礼敬?
列宁曾经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选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片面地以所谓“还原历史”为目的的过度化解读,即是否定中国历史上英雄人物历史地位的神圣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