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诗人游精思观,感觉就像走进了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竹篁相夹的小路幽深寂静,整个精思观如处于世外桃源中无人来寻访。(3分)突出了道观远离红尘,幽深清净,以及诗人对所游之地的喜爱之情。(2分) 9.第三联写景,飞舞之鹤从闲适的台阶而过,飞奔之猿在密林中长啸,写出了道观环境的清幽闲适。(2分)尾联写出了道观主人探究幽深玄妙的道家之理时的淡泊宁静、物我两忘的心态。(2分)同时,尾联写观主的参禅悟道,通过第三联“鹤舞”“猿飞”等自然之景的映衬,那种物我两忘、淡泊无虑的精神境界更为突出。(2分) 10.(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这表明当地人是经不住美食诱惑的”表述不妥,因为经不住美食诱惑的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B“可谓详略互补”表述有误,因为两种讲究在文中都是详写。C“夹叙夹议”分析有误,应为“叙述”;还有“到……”与“再到后来”的内容互换,应为“到一月一次的斑子河豚宴,再到后来看食料预约河豚宴等”。) (2)叙事:以河豚王为线索,如吃河豚、做河豚宴、为了招揽生意养河豚、河豚被野猫吃掉等,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3分)写人:因河豚王是情感的寄托物,这样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3分) (3)第一问:阿隆是一个厨艺精湛、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的鱼馆老板形象。(3分)第二问:在生意由红火到惨淡的过程中,阿隆的情绪有三次变化,即先是由乐观到担忧,然后是由担忧到兴奋,最后是由兴奋到无奈、失落。(3分) (4)①艺术结构:以河豚王的消失结尾,与上文精心饲养河豚鱼的情节构成对比,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②情感表达:河豚王的消失令众人唏嘘不已,突出了河豚王对食客、阿隆以及饮食文化研究专家等的意义和价值。③人物形象:既写出阿隆饲养河豚鱼的真实意图,也突出他此时颇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使阿隆的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④思想内容:既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了作品的内蕴,如失去活招牌的阿隆野鱼馆该何去何从?如何看待饮食文化?该不该保护河豚王?(每点2分) 12.(1)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C得1分,答A和E不得分。(A.把“自强不息……”几句话“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是作者的看法,把他说成张岱年“评价自己一生的几句话”,不恰当。C.听课者的“唏嘘声”有赞叹张岱年先生记忆力好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情感方面的因素,原文说“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E.理解不当,“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的是季羡林,而不是刘鄂培。) (2)①以刘鄂培对往事的回顾,写出了“历次运动和改造”对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打击以及对他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产生的影响。②以刘鄂培与张岱年的对比,突出了张岱年虽然具有与刘鄂培相同的坎坷遭遇,但性格不为之改变的广阔的胸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③从一个侧面来写张岱年,对表现张岱年先生的精神境界更具有说服力。(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这些小事往往不为一般的人所了解,使读者有新鲜感;同时,也说明作者对传主了解之深,文章更容易打动读者。②以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更有利于从一些为人处事的细节上了解人物的思想行为,也便于读者接受。③因为写的是一些小事,所以涉及的面就比较广,有治学、日常生活、学术素养、提携后学等多方面内容,这就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性格刚正,虽经历坎坷遭遇,但张岱年的刚正性格没有因磨难而改变。②为人谦虚谨慎,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对自己的著作精益求精。③生活简朴,无论是住房,还是穿着、饮食,张岱年都和普通百姓一样,平平凡凡。④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人,对向他求救,请他做审阅文章等事情的人从不拒绝。⑤为人诚恳,在出版听课的老师整理的资料时,将大部分稿费送给其遗属。⑥对学术界贡献巨大,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写出4点即给8分) 13.C(句①中的语境是列强瓜分我国国土,故应填“瓜剖豆分”。句②中主语是“清政府”,故应填“土崩瓦解”。句③中的语境是弱国被强国吞并,故应填“蚕食鲸吞”。) 14.B(A句式杂糅,将“的发生”删除,或将“根除”改为“杜绝”。 15.D(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应是假设关系,排除B、C;陈述句对象应是“褪黑激素的分泌”,排除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