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绵阳南山实验2016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20 10:48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毋养乱,毋助变。谣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5分)
(2)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11分)
梨  
元代·元好问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淡相映,肃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注释: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三十二岁才进士及第。然因科场纠纷未应选,三十五岁再次应试。
8.在这首写梨花的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梨花?写出了梨花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人借笔下的梨花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荆轲刺秦王》中“                 ,                 ”既写出送别英雄的凄寒环境,又写出送别英雄的悲壮气氛。
(2)苏轼的《赤壁赋》中颇多生命哲思,如“                 ,                 ”中关于生命短暂、人生微末的感慨,但苏轼的魅力在于,不因此而消沉,反借此而豁达,释怀。
(3)《劝学》中“                 ,                 ”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通过“木”和“金”的变化变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