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03 17:13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C(无中生有)
2、A(“不断消失”的原因是“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
3、D(“致力于儒家文化”错,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作者观点,汉族的民间文化也不应漠视。)
4.C(用:因为)
5C(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6. C(原文中,刘文静虽自恃才高,但没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没有鄙视裴寂)
7.(10分)(1)文静不久因与李密是姻属受牵连获罪,被关进了监狱,秦王看身边没有能够商讨大计的人,私下里入狱探望。(5分。译出大意2分;“坐”“系”“顾”各1分。)(2)现在天下没有谁不臣服,但是(您)召见群臣,言谈之中还称呼名字。(5分。译出大意2分;“率土”“臣”“尚”各1分。)
《刘文静传》翻译:
刘文静,字肇仁,自称祖籍彭城,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豪爽洒脱有才能谋略。大业末年,任晋阳令,和晋阳宫监裴寂交好。裴寂夜晚见巡逻兵在城垛上传递烽火,叹道:“天下正乱,我将在哪安居?”文静笑着回答说:“如你所说。现在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们二人岂能始终漂泊贫贱呢?”
高祖为唐公镇守太原时,文静观察到他胸怀大志,加深交往。见过秦王后。对裴寂说:“唐公之子,不是平凡人,豁达神武,是汉高祖、魏太祖一类的人啊!大概是上天要让他兴起了。”裴寂不以为然。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是姻亲获罪下狱,秦王见没有其他可以商议的人,就私下去探视他。刘文静大喜,对亲王说:“皇上到南方巡游,军队拥堵在河、洛一带,盗贼如蜉蚁一样集结在一起,大的链接州县,小的占据山泽为险阻,数以万计,有待于真正的君主收编并任用他们。如果您确实能顺应天命抓住机遇,振臂高呼,那么天下就平定了。如今晋躲避盗贼的人全都聚集在此,我刘文静向来了解其中的豪杰,一旦号召,即刻就可得到十万军队。击鼓入关,威震天下,帝王大业就成功了。”秦王笑着说:“你得话正与我的心意想合。”于是暗中部署宾客。
唐公登上天子之位后,刘文静升迁为纳言。当时唐公时常招引贵臣同榻而坐,刘文静劝谏说:“现在天下没有不臣服的,但接见臣下,说话还称姓名。皇帝的座位庄严尊贵,屈尊与臣子同席而坐,这正是王导所说的太阳附着万物啊。”皇帝说:“我虽然顺应天命,过去的好友又怎么能忘记?你还是不要介意。”
刘文静自认为才能比裴寂要强得多,又屡建军功,而裴寂只能凭故旧恩宠官位高于自己,心中不平。每次和裴寂谈论政事多持反对意见,于是有了矛盾。曾经与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饮酒时喝醉了,口出怨言,拔刀击柱说:“一定要杀了裴寂。”刘文静的妾失宠后,便告诉了她的兄长,其兄上告刘文静谋反,于是刘文静被交给了执法官审讯。皇帝派遣裴寂,萧瑀审讯罪状,刘文静回答说:“过去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地位大致相等。如今裴寂已官居仆射,居住高等宅第,宠遇和赏赐的财产极多。臣的官位赏赐与众人相等,家无余财,确实不可能没有怨望之心。”皇帝说:“文静这话,造反之心已经很明确了。”李刚、萧瑀都证明他没有造反,裴寂说;“刘文静有权谋好诡辩,而且秉性猜忌阴险,激愤时常不考虑后果,恶言叛逆已暴露验明,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恐怕会成为后患。”皇帝于是杀了他,终年五十二岁。
8.答案: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2分)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本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荒凉凄惨!颔联的描写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这就和江南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诗穷”是指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地抒写出来,“酒薄”则更让人痛苦: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梦中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诗的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