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东聊城一中2016届高三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31 22:00

 聊城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 答案:C(“闷”读mēn,“矫揉造做”应为“矫揉造作”)
2. 答案:A
3. 答案:C(括号以及其中的内容应在后引号后)
4. 答案:A ( 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B.误用对象。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C.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D.不符合语境。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5. 答案:D(A.句式杂糅。“一般采用……为准”说法不当.B.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
C.偷换主语,“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语应该是 “文化交流活动”,将“开展了”改为“开展的”。)
二、(9分)
6. 答案: B(“齐其不齐”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不是庄子观点;庄子承认“万物不齐”,主张“不齐而齐”。“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是章太炎对《齐物论》的阐释,他对“齐其不齐”持否定态度,对庄子“不齐而齐”大加赞赏。文中说章太炎的话“道出此意”,“此意”紧承上句加以理解。见②段,关键是对“齐其不齐”的理解。)
7. 答案: C(因果关系倒置,孟子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为了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8.答案:C(片面强调消极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过于绝对。见⑤段,“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
三、(12分)
9.答案:B(除:任命)
10.答案:C(A.前一个介词,表示原因,译作“因为”;后一个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为”。B.前一个连词,译作“那么”。 后一个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作“可是”。C.都是副词,译作“于是”“就”。D.前一个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后一个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译作“尚且”) 
11.答案:D(①是说叶清臣的奏疏对范仲淹等人的官职调动产生了影响,③是宦官的所作所为,这两句不能体现叶清臣的“遇事敢行”) 
12.答案:C(“发放大名库钱”是叶清臣奏请的内容;被贬职是因为贾昌朝抗诏不从,叶清臣坚决相争,宰相折中处理的结果)
四、(24分)
13.(1)天圣二年,(叶清臣)考取进士,知举刘筠对他的策论文章感到惊奇,选拔他为第二名。(3分。举:考取,考中;奇:以……为奇,感到惊奇;擢:选拔) 
(2)(叶清臣)奏请编辑前后的诏书敕命,使官吏不能欺骗,繁杂的帐簿一律删去。(4分。奏编:奏请编辑;诏敕:诏书敕命;补出全句主语“叶清臣”;“簿帐之丛冗”为定语后置) 
(3)(叶清臣)遭遇父亲丧事,谏官认为他懂得军事,奏请起用他戍守边疆。(3分。丁父忧:遭遇父亲丧事;知兵:懂得军事;起:起用) 
14.(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2分)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分)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分)
15.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五、(12分)
16.③⑥⑤②①④(4分)
17.海洋吸收热量使得全球变暖速度放缓。(4分)
18.答案:安徽“合巢庐”环巢湖城市经济产业链示范区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以科技与人文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的示范区。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要求把短句变成长句。做题时首先要确定一个主干句,“安徽‘合巢庐’环巢湖城市经济产业链示范区是……的示范区”;其次,把其他分句抽出来,作为词组,添加在主干句的相应位置进行修饰,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