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26 19:48
11(1)答案:A项1分,C项2分,E项3分。
【解析】A项并不能由此判定工厂一定会辞退父亲;B项,两个人物形象并不存在对比关系;D项“普遍认同”不正确。
(2)答案:技术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在木器商店和工厂中,父亲都展现出了他专业的木工知识与技能;做事认真,忠于职守,在父亲受雇于工厂的期间,认真指导工人;坚守传统观念,热爱劳动,在工作中,父亲恪守传统技艺,严把质量关,同时收获了快乐。(每点2分,共6分)
(3)答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我”与工人的对话,侧面突出父亲的形象;在小说的情节上,承接上文,引出与工人的对话,解答了上面的疑问;在主题揭示上,正因为“我去工厂”才有与工人的对话,引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4)答案:原因是父亲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快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2分),而且坚守传统,注重质量并没有错误,因此“我”不知该怎样向父亲说明。(2分)工人的话反应了现实情况,在盈利与质量面前,工人的说法没有错误,而父亲坚守的原则也没有错误,这两者的平衡点很难把握,所以“我”的心理很矛盾,是不是该如实告诉父亲,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4分)
12(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归因错误,这是批评者的错误看法,而非文章的观点。范用“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受尽了折磨”的原因是复杂的。另外,说范用“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也不准确,批评者只是说“凭个人兴趣爱好”,没有“只”字。C项“出版社不应顾虑读者的好恶”错误理解了范用的思想。D项“表现了范用的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对引述的作用理解不够恰当。)
(2)①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文革”以后,范用敏锐感知时代需求,创办《读书》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刊登《读书无禁区》一文;主动完整出版巴金《随想录》一书,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②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文革”后,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港刊登,范用却立即联系巴金把书交予三联,并保证一字不改地出版;正因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多年来常被批评做出版时没有“政治挂帅”。③敢于担责。《读书无禁区》一文刊登后激起波澜。针对“给‘坏书’开绿灯”等质疑,上级部门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他没有退却,每期杂志清样都亲自过目签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刚强正直,不屈邪恶。“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尽管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②心胸豁达,包容大度。“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他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这幅漫画,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③身处逆境,心怀梦想。在下放时不忘“交谈读书感受”,构想将来出一本读书杂志。④为人谦逊。他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出过《叶雨书衣》一书,书籍装帧水准很高仍自谦“业余”。⑤注重形象,风度翩翩。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①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一列经典书籍。②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张中行赞为“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③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④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当日书当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3.C (耳闻目睹:亲耳所听,亲眼所见。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4.C (A项,“表现……故事”搭配不当。B项,结构混乱,去掉后面一个“防止”。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装饰家居”或“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
15.答案:A 。根据陈述一致原则,排除C、D;从文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城市从乡村获得,而不是向乡村提供,所以排除B
16. 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此语段围绕城与市的功能、设施、特征来说明,先分后总,①②处分说,前后构成对比,③处总结上文。据此可填写答案。
17.该标志由心、鸽子,手构成。“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18.【解析】示例1  同意这位主持人的话。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不喜欢作为不学习、不追求的借口,最后无所成就。喜欢是需要先提高能力的,不深入学习就能喜欢的往往也很肤浅。
示例2  不同意主持人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不喜欢的事物,即便掌握了也无快乐感、成就感,而且学习、追求的过程中也会事倍功半。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