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6届高三10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24 10:52

孝感高中2016届高三10月调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解析 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
2.D 解析 A.范围扩大。B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C.因果倒置。
3.A 解析 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
4.C 解析 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
5.A 解析 文中意思应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
6.B 解析 “并让郡县的官员帮老人孩子摆脱了打工的困境”错。 
7.(1)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赏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炼珍”“张筳”“列鼎”“尚……乎”各1分,句意1分)
  (2)“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嗟夫”“缙绅”“士大夫”“野老鄙夫”各1分,句意1分) 
8.第二联描写了诗人处于战乱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乡的境况。(2分)第三联中,诗人写处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归途中的老马望着关山而泣。诗人以“穷猿”、“老马”来比拟自己,表达了诗人处境穷困、有乡难回的哀伤之情,寓情于物,含蕴深沉。(4分)
9.首联写自己的壮志早已衰退,年老白头而寄居他乡,抒发的是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2分)尾联,诗人感叹当今的百姓难以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作哀伤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苍生的情怀。(3分)
10.(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题思路:B. 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并没有交代跳舞小女孩摘下眼镜的具体原因,因此不能确定她摘下眼镜和“我”当年摘下眼镜的原因是否一样。C. “这使‘我’感到很难过”的说法无中生有。E. 本文没有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文中的事件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②便于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直接表达“我”的喜怒哀乐,而读者的思绪更易随着“我”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③“我”在文中起线索作用,通过“我”的情感态度突出其他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旨。(每点2分)
(3)①有才华,但爱占小便宜。他会写诗,还出过诗集,但曾借乔治对他曾经出过几本诗集的敬重,占了点小便宜。②心眼不坏。他曾帮助乔治免除牢狱之苦。③爱干预别人,古板强势。他干预乔治父女俩的生活,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心理感受。(每点2分)
(4)①一般人都为摘下眼镜后视线模糊、影响生活工作而担忧,而作品中的父女俩却喜欢摘下眼镜的感觉。在这一忧一喜的对比中,凸显了作品的主题。(2分)②“眼镜”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现实世界。人们都是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清楚地认识世界的,小说以孩童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摘掉眼镜,在朦胧模糊中能感受世界的美,戴上眼镜看到的是现实。(3分)③摘掉眼镜,可以为我们蒙上一层保护色,不去管别人的目光与看法,只认真自在地做好自己。摘下眼镜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到另一个世界中释放自己,这是一种超脱、豁达、乐观的态度。(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2.(1)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B、D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B项,根据原文“但这些生意都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B项中的“均以失败而告终”系夸大其词;C项,根据原文“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橙色革命’投入了多少金钱”,C项中的“投入有目共睹”系曲解原意。D项中“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于文无据。
(2)①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权贵们大肆鲸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而生。②“橙色革命”开始,尤先科上台,最终“橙色革命”联盟土崩瓦解。③乌克兰政治危机——广场集会,亚努科维奇倒台以及克里米亚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句“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年代里,乌克兰的权贵们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大肆鲸天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而生”“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土崩瓦解,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一起被尤先科撤掉了职位”“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现出独立浪潮”进行概括。
(3)①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成亿万富翁;②投身政坛,游刃有余,展示政智慧;③群雄逐鹿,一枝独秀,赢得大选胜利;④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夫人颇有个性。(回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传主形象的能力。首先通览全文,然后进行结构层次分析,抓住文章开头“卖可可豆让白手起家的波罗申科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波罗申科因此赢得了‘巧克力大王’的绰号”,概括为“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成亿万富翁”;抓住文章中间关键句“波罗申科的政治智慧不仅仅只限于在多届政府中游刃有余”,概括为“投身政坛,游刃有余,展示政治智慧”;抓住文章中间关键句“波罗申科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成为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波罗申科当选总统”,概括为“群雄逐鹿,一枝独秀,赢得大选胜利”;根据最后一段概括为“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夫人颇有个性”。 
(4)原因:①善于思考,抓住商机,积累雄厚的资本;②有政治智慧,敏锐的观察力,游走各党派之间;③形势的急转直下,竞选对手倒戈及支持;④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及夫人的大力支持。
启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通览全文,查找波罗申科取得成功的材料,如“赢得了‘巧克力大王’的绰号”“波罗申科却以自己的努力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波罗申科当选总统”,根据这些成功找寻相关原因,加以概括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