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1、D(答非所问,且“作为后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幸免“的表述有误,应为“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对那无意中接受的观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对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兴趣”。见第3段) 2、C(“新小说家在借鉴域外小说的技巧时,是有所选择的……”在文中无依据。) 3、C(“只要……就……”表述有误.应为“只有…才…”;还有“将其说清楚”的表述有误,应为“纠正上述并不轻微‘错觉’”。见第5段) 4、C 5、A(改是改任,表调动;兼是兼任,同时监管) 6、D 7、(1)弹劾处理定边营不遵法纪的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罪行,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2)各御史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朝中官员没有敢以私事求他的,然而王文内心却柔顺温和。 8、①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②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③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9、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 10、(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1)A 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B.“一生都生活在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错,原文是“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D.“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无中生有。E.“其后”表述不准确,时间跨度较大,准确地说,应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 (2)①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②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③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还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④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心怀赤子之心: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②清醒认识人生: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③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融通的奇才。(每点2分) (4)①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或者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忽视;②个人的命运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始终心怀祖国,与时俱进,这样人的追求才有动力;③个人爱好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④报国之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是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就终将实现报国之志。(8分)(既有自己的观点,也要联系文本材料;没有观点的,最多得4分;没有材料的,最多也是4分。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