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10 09:52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    B(A项“显功能”和“潜功能”不是就自身结构而言,而是从功能而言。C项原文是“负载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的隐喻”,这里曲解。D项原文中的“此”只指代“信息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承”,并不包含“信息的物理流动”。
2.    A(A项“使得当代中国节日框架下的思想基础多元性和文化渊源多源性的重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有误。依据原文,应是“当代中国节日框架的重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
3.    B(“使其”将两者强加了因果)
4、B (“戒”为 “告诫”)
5.B(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D项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6、C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
7、(1)如果竟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选择人才,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乃”为“竟然”1分,“丝竹鼓鼙”为“音乐才能”或“丝竹鼓鼙的才能”1分,“器人”为“选择(衡量)人才”1分,“相”为“扶助”1分,句意1分)
(2)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爱幸”被动1分,“流言”古今异义1分,“生意”古今异义1分,“审”1分,句意1分)
8.①拟人。(1分)上阕“笑杀”“温柔”“借”等词语用拟人化手法写梅花笑傲百花之神,神姿天真自然、温柔清秀,却不借助任何力量。(1分)②对比(衬托)。(1分)将春神统领下的娇艳绚丽、千般媚俗的百花和清秀不俗、骨气奇绝的梅花作对比,突出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2分)
9.①冰清玉洁,高雅脱俗。(1分)梅花花影稀疏,花色浅淡,盛开在冰雪之中、清澈水边,在百花映衬下更显自然脱俗。(1分)②坚贞不屈,傲霜斗雪。(1分)绽放之时惹人摘取,凋零之时漂泊天涯。无论何时何地犹存坚贞品格。(1分)③词人托物言志、借花抒写自己傲岸不屈的精神。(1分)“不如归去”表达了词人的归隐情思。(1分)
10.(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得分。(B项“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的说法有误;C项“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的说法有误;E项“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的说法有误,而应是“跳转自如”。)
(2)(6分)①第一段勾画出一个制墨技艺高超、识文断字的传奇人物形象;(2分)②第二段交代父亲去世后张秉墨的反应为后文即将发生的悲壮而又荡气回肠的故事作铺垫;(2分)③突出形象的传奇性和复仇的热血,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擅长制墨,技艺高超。小说一开始就写其制墨手法娴熟,后又写其将炸药嵌入墨条中。(2分)②机智勇敢,巧于同敌人周旋。为取得佐藤信任,先送鸽子给他吃,后又为之治病,得以接近鬼子。(2分)③刚烈正直,牢记家仇,有民族气节。对于父亲的被杀,他发誓报仇,最后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2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据亦可。)
(4)(8分)(示例一)画龙点睛。(2分)①环境(氛围)上:鸽群悲鸣盘桓于张家院子的上空渲染了令人悲痛的气氛,揭示出人们对英雄就义的沉痛之情;(2分)②情节上:翻译跟战士手抬石碑大的写有“墨烟张”的方条墨,与前文送墨条的情节照应,又回扣了文章的题目,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2分)③“鸽群盘旋一百零八圈”这一具有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写法映衬出主人公形象的传奇性,令人回味无穷,升华了小说的主题,(2分)
(示例二)画蛇添足。(2分)①鸽子在文中一再出现,最后还要写鸽群悲鸣使结尾缺乏亮色,不能带给人们以希望。(2分)②仪仗队中抬方条墨的情节,使小说过于直露,结尾处应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分)③小说倒数第二段已经写到张秉墨炸死了佐藤和敌军壮烈牺牲,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主题已暗含于整篇小说中。(2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