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南阳五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08 22:38
11.(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解析】C项说“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错,从文中看,“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没有无限同情。E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
(2)①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②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③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我”的心理和语言能揭示人物心理,揭开事情的真相。 (每点2分)
【解析】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可以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我”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入手,看看这一人物对情节、主人公的作用。
(3)①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②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③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 (每点2分,答其他方面意思对也可。)
【解析】小说全篇都是围绕着海英和玉莹的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分析时要抓住她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再进行概括。
(4)观点一:以“隐瞒”为题好。①小说主要通过海英和玉莹的言行,展示二人对待老人的不同内心世界,借以表现要真诚对待老人的主题。②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去追问“隐瞒”什么,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③“隐瞒”是贯穿小说的大部分情节,以“隐瞒”为标题,可与内容更吻合。如果改为“真相大白”就显得太直白,也没有上述优点了。
观点二:以“真相大白”为题好。①“真相大白”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引起阅读的欲望。②小说的情节都是为“真相大白”做铺垫的,用“真相大白”做标题,更切题。③“真相大白”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通过“我”的揭示,小说的疑团才得以揭开,小说的主题才得以彰显。而用“隐瞒” 做标题就没有上述优点了。(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小说标题艺术的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② 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12、(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准确,参见原文“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C“他的论文《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错,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论文是《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D“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原文无据)
(2)①洞察到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意识到空间物理研究的兴起,提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行性和提交技术实现报告;②针对国情,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重要建议;③带领他的研究集体,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④研制出了与人造卫星相关的多种技术工具。(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意思对即可,答案要紧扣“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来回答)
(3)①首次尝试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②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每点3分)
(4)①志向远大,追求进步。赵九章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青年时代投身爱国民主运动。②淡泊名利。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本来可以依靠关系和资历走上仕途,前途无量,但他不愿与腐败的国民党官场同流合污。③不惧危险,报效祖国。赵九章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本可以留在国外,但他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④不惧权贵,不屈服压力。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国民党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他坚决不屈服,顶住了压力。(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3. 【答案】A
【解析】利用排除法。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只用于人(包括人的团体、组织等)。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中性。多用于人,偶然也有用于物的。死灰复燃,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在比喻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派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14.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各界人士”后加“的意见”。   C.中途易辙,陈述的主语先是“中央电视台”,后又换成了“看春晚”。可改成“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首届春晚之后的三十多年间,看春晚……成为中国特有的“春节文化现象”。”   D.句式杂糅,“围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包含了“以……为中心”和“围绕……”两种句式。
15. 【答案】C
【解析】③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有”相对,故②放在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根据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在“⑤①”后,排除B项。
16. ①更多人选择“低调行善”  ② 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  ③不仅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意思对即可。写出一句给2分)
【解析】解题时要把握好整个语段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关系;同时还要观察所要求填写的句子前后句的句式特点。本语段谈论的是关于“慈善事业”的热门话题,根据语境可知,①应填与陈光标式的“高调”相反的做法;②应承接上文,填对受助者的尊重;③由后文的“而且”可知,应填语句应与“而”构成递进关系。
17、(1)要素: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形态和滑道、数字“2022”、奥运五环(3分)(candidate city的意思是候选城市,若有同学写,也算一个要素)
(2)设计之妙:①点明举办时间、地点、奥林匹克精神。②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2分)
18、参照2015年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如从“他”在遭到母亲、妻子反对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玩泥塑,最终取得成功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等;从用力过重过轻都会影响造型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等;从“他”为把虫子捏得像模像样,经常跑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的角度,可立意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等;从“他”“越捏越有兴趣,便不惜代价,买来泥塑材料”的角度,可立意为: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欲取之,必先予之等;从“他”为了提高塑艺,不管哪里有泥塑展,他都会去参观以及拜师学习的角度,可立意为:应博采众长,虚心学习等;从“他”感觉不大满意,便推倒重来的角度,可立意为: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