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06 21:15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本题由重庆名校资源库 刘薇莉编辑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贱。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争趋守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者无算。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改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自嘉靖以来,连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袭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来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督抚上其议,许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

当是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蹙余贼瓜陵江尽死                             蹙:使发愁
  B、俘馘一千有奇                               奇:零数,零头
  C、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                    比来:近来
  D、踵其成法                                     踵:效法
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B、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C、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D、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继光初入浙,广募义乌金华人,科学训练,因地制宜,重视军备,部队战斗力迅速提升
  B、嘉靖四十一年,福建倭患,胡宗宪檄令戚继光剿灭。戚家军人持束草,填壕以进,最终不辱使命,先后挫败了牛田、横屿的倭寇。
  C、和同时期的名将俞大猷相比,戚继光在操行方面不如俞大猷,但比俞大猷果敢勇毅。戚继光办事雷厉风行,屡立奇功,声名超过了俞大猷。
  D、无论是在东南抗倭,还是北方戍边,戚继光都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最终由于政治原因,悒悒而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按问,旋以来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5分)
(2)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5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