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9-22 15:28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发展经济对于环境保护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
A.间不容发  作茧自缚  畏首畏尾    B.刻不容缓  玩火自焚  畏首畏尾
C.刻不容缓  作茧自缚  举棋不定    D.间不容发  玩火自焚  举棋不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谣言总是以一种虚假的面目来欺哄网民,如果不辨是非,就容易上当受骗。中国互联网协会向全国发出倡议,呼吁各界履行社会责任,依法办网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
B. 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余额宝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实现远超其他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主要是由于其挂钩的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大量资金配置了高利率的银行协议存款造成的。
D.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1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3分)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17.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描述画面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3分) 
(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2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
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了。”
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答案 C
2、答案 B解析 “发展到鼎盛时期”错,原文只说“蔚成风气”。解析 原因表述错误,由第三段可知,原因主要是南方秀丽的山水可以使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3、答案 A解析 “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错,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历史上某些……产生深刻的影响”。
4\答案:B
5\答案: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6\答案: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译文:(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得分点:无庸、辱、第各1分,句意2分)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況。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得分点:谕、耍、进各1分,句意2分)
 8.用典。(2分)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2分)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分)
9.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2分)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3分)
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1、小题1:B 3分,D2分,E1分
小题2:
①卑微而又势利。霍力格两次看见马海都表现出对他的尽力讨好;②虚荣心强。霍力格非常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和这位大人物说话,并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份; ③善于自我安慰(逃避现实)。明明因为不专心叫错了马海,却又反复安慰自己马海没有听到。(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
小题3:
①内容主旨上,马海称呼霍力格为“小姐”,突出了霍力格自我欺骗的可笑;②结构上,照应前文霍力格对马海的不小心叫错称呼;③既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强了讽刺效果,耐人寻味。(每点2分)
小题4:
这是一种逃避现实自我欺骗的心理。(2分)这种心理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它是无法改变现实的。(2分)霍力格由于不专心而说错了话,他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在马海心中的形象,所以反复暗示自己马海没有听到,逃避现实。而事实证明霍力格这种心理只是自我安慰,是改变不了事实的。(2分)生活中,我们由于不敢承担后果故意美化事实、自欺欺人,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可能让我们懈于改变。所以,我们要直面现实,积极行动。(2分)(概括心理2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现实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选择题是对文章综合考查题,包括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要全面理解作品,根据选项鉴赏的角度结合原文语境具体分析判断。A霍拿小费是出于着急,并非讨好。C“为了顾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没有为称呼翻脸”在文中无据。E对于霍力格没有典型肖像描写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为形象分析题,人物的性格要从以下角度入手:①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肖像描写中分析;②情节(人物与人物的矛盾冲突)、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③注意作者直接评价议论的句子,从中提炼答题关键词语。分条答题,每条先概括后分析。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为小说情节鉴赏题。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要结合小说的要素(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分析结构、内容两方面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内容作用:概括其大意;如果表现人物,则答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描写环境,则分析环境的特点、氛围;如果与主题相关,则要分析情感态度。结构作用:与题目、前后文的联系。结尾的结构作用,往往是照应前文(或开头)。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问是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要求分析人物心理,这要到原文中相关的情节中分析,揣摩人物与人人物,人物与情节的关系。第二问为探究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既要联系文本内容,又要联系现实。
12、
1、(1)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
解析:C项,“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错;E项,“缺乏主动性”错;B项,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不仅仅是因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2)①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②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③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④目前仍不断有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每点2分,答3点满分。
(3)①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②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③参加文化保护会议和活动,亲自下乡调查文化保护情况;④作画义卖募集资金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⑤为保护面临拆迁的“好的街区或村落”积极奔走;⑥为保护民间文化做大量宣传工作。4点以上含4点得满分,少一点扣2分,6分扣完为止。
(4)①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正确。因为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造成人们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如不及时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存在断裂乃至灭绝的危险。保护民族文化形势紧迫不容迟疑,在这种情形下,冯骥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正是肩负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正确的做法。②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欠妥。民族文化虽然需要保护,可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他最擅长的是写作与绘画,他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保护文化遗产,而不应该以年老之躯奔波于文化保护的第一线。
13.C
14.B
A项,不合逻辑:虚假的面目怎能欺哄网民,应该改为“真诚”。C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造成的”;D项,句式杂糅,中途易辙,在“推出”后面加“的”。
15.B
16.  ①“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17.(1)画面上是一位身材高大壮实、器宇轩昂的男子站在一道比他低了许多的打开的门前,门外展现的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的美景。画的两边写了一句话:有些时候,你需弯下腰来,才能迈过一道门坎。
(2)人生的某些时候需要妥协。(意思对即可)
18.参考立意:
(1)有备方能无患;要有忧患意识;(2)专心致志做事;心怀顾虑,难以专心;(3)心存后顾之忧,就不能勇往直前;(4)做事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少犯错误 




------分隔线----------------------------